把握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新要求
全国政协常委 沈德咏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议:
要树立系统思维,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大平安”理念,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要树立辩证思维,正确处理防范与治理的关系。要树立底线思维,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平安中国的根本保障。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平安中国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平安建设领导(协调)小组的统筹谋划、协调推动、督办落实、考评激励等职能作用。
要坚持群众路线。总结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工作经验,为群众参与平安建设提供更多渠道、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条件,用心走好平安中国建设的群众路线。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切实提高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提升法治保障水平,坚持平安中国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全国政协常委 欧阳明高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维护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建议: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机制。优化地方政府、放贷银行、融资平台三方联调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重点了解在建项目后续资金安排,逐项目明确风险化解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控增量、化存量,加快债务风险化解计划进度。引导金融机构破除“财政兜底”的惯性思维,强化其风险意识、责任意识。
进一步将隐性债务显性化、规范化。监督地方政府严格遵守预算法,举债行为必须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强化预算内外约束。通过推进优质国有资产整合、提供优惠政策、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加大对城投公司发展转型的支持。
处理好债务风险化解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化解债务风险过程中,应认真甄别和保障合理项目的资金需求,避免简单“一刀切”现象。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监测体系,实施动态预警。
补齐安全生产系统性短板
全国政协常委 张兴凯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全面补齐安全生产系统性短板。建议:
实施全覆盖的安全生产调查工程。既要查清矿山、危险物品、运输等传统行业领域,也要查清新业态、新能源、新制药等新兴行业领域的危险源、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
健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技术分析体系。设立事故调查技术专门机构和专业专职人员;设立国家生产安全事故物证中心;健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分析技术标准体系。
建立覆盖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管体系。解决危化品安全监管有空白、有死角、有漏洞以及安全风险高、事故隐患多、事故动静大问题。
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工程。针对超高层建筑、超大空间建筑、地下管廊工程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隐患排查;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平台。
加强农村安全生产工作。将涉农安全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健全涉农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农村人员集聚场所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平台。
高度重视极端天气的安全影响
全国政协常委 宇如聪
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带来的安全挑战,提升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灾害影响的能力,努力减少极端天气产生的灾害。建议:
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安全责任。面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安全影响,要提高政治站位,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尽全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完善极端天气预防和应急响应机制。将关联于气象的灾害风险管理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筑牢全链条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应急和支撑体系。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高城市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对已建和待建的重大基础设施要进行气候风险评估,高标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准度,加强防灾减灾预警能力建设。要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全方位提高气象监测能力,特别是提高对小尺度极端天气的精准监测水平。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和防灾自救能力,对各类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避险自救知识和能力培训,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 舒晓琴
建立健全的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预警干预机制,进一步织密社会安全防护网,最大限度防范减少个人极端事件发生,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建议:
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舆情引导和管控,严格规范新闻媒体和网络自媒体关于个人极端事件的报道传播行为,正确引导公众认知,防止引发效仿效应、形成连锁反应。
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鼓励综合医院普遍开设心理医学科,从技术手段、药品研发、医务人员等方面全面提升心理疾病临床诊疗能力。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心理问题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心理预警干预机制,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学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互联网大数据等途径,提高社会心理排查预警、危机干预能力。及时将需要心理干预的人员“转诊”至专业机构,对心理障碍高危人员和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实行分级分类管控矫治,努力把个人极端风险苗头隐患疏导在早、化解在小。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全国政协常委 孙 谦
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对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建议:
更加注重严格依法。政法机关要忠实履行职责,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也不放过,不属于黑恶犯罪一个也不凑数”的原则,贯彻宽严相济政策。更加注重深挖“保护伞”。将发现和查办“保护伞”作为办案的必经环节,坚决依法查处那些同黑恶势力沆瀣一气的国家工作人员。更加注重洗钱犯罪的追诉。执法司法机关在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时,应同步审查“自洗钱”和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洗钱犯罪线索,严惩洗钱犯罪行为。更加注重常治长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不能片面依靠、高估刑罚的威慑作用,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和综合治理机制。
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平安中国建设效能
全国政协常委 郭庚茂 支树平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平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真正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强大效能。
发挥政治优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的需求作为努力方向,也作为最大动力。发挥制度优势。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各地各部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创新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构建区域协调、条块结合的工作新格局,增强统筹解决平安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组织优势。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健全平安建设组织体系,有效整合资源力量,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全国政协常委 张 茅
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不是只针对平台经济等领域的选择性执法,而是为了促进包括平台经济在内的、各种形态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建议:
加强重点领域竞争执法,打通市场中的堵点,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完善高标准竞争法制规则,加快反垄断法修订,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条例等;完善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竞争规则,以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和细化审查规则为方向,清理废除各类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提升竞争执法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竞争政策理论研究、法律经济分析和国际合作协调能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竞争执法队伍,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监管,增强监管权威性,形成竞争执法合力。
加强对企业的合规引导。通过行政指导、约谈、合规指南等形式,加强对企业的合规引导和激励,增强企业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内生动力,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以法治思维谋划平安中国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 张守志
对标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盼,进一步发挥法治稳预期、固根本、利长远的优势,坚持以法治思维谋划平安建设,以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以法治手段保障和谐稳定。建议:
以良法促善治,加强平安中国建设领域立法工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相关领域法律、条例、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和相互协调,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筑牢法律基础。坚守法治底线,提升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各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大对涉及国家秘密、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等的司法保护力度,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培育法治精神,激活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的内生动力。丰富普法供给,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积极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引导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加快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创新
全国政协常委 周健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要坚持“四个面向”,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生命健康是全面体现“四个面向”的领域,是世界强国竞争博弈的科技前沿,是经济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涉及14亿人健康安全的国家重大需求。建议: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创新力量系统布局。加快完善我国实验室体系,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依托规划的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布局数量足够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加强基础研究,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坚持目标导向,着眼长远系统谋划生命健康重大项目布局,重点围绕“重大新药创制”“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防治”等布局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实施前沿生物技术、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重点专项。
提供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尊重生命健康领域基础研究规律,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围绕科学技术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带动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的崛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
全国政协常委 陈荣书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事关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事关亿万职工和广大企业切身利益,对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建议:
加大职工基本权益保障力度,以职工安业支撑人民安宁。健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完善最低工资、企业工资指导线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努力破解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突出问题。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推动发展和安全协调共进。压实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合力。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和“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引导职工依法理性有序维护权益。健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和制度机制,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全国政协常委 夏 涛
粮食稳、天下安。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涉及国家安危。建议:
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进步、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绿色投入品、农机具购置等的支持力度。
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粮食科技创新步伐。着力在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机装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粮食有效供给。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经营体系,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壮大,加快农业集约化、产业化进程,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全国政协常委 黄丹华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就业和社会稳定。面对风险挑战,建议应该从长远和近期两方面应对。
要着眼长远,夯实产业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以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制造强国提供支撑,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社会消除偏见;建立科研成果所有权向做出主要贡献的人才倾斜的机制,营造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要立足当前,采取务实措施稳供保供,切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相关领域互利合作;以龙头企业为主导,联合产学研用及上下游企业,加快攻克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关键装备、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强化应用需求牵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赋予部分地区人才“引育留管用”自主权,试行更大力度的配套政策;地方政府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切实降低企业营商成本,增强对企业投资的吸引力。
为企业海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全国政协常委 贾庆国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建议:
努力构建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多层次法律和法规体系,为更好地维护和拓展海外权益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各类海外权益保障机制。在国家层面设立跨部门海外权益保障协调机制,加强完善全球中国公民领事保护热线功能,为求助者提供专业支持。
加强对海外风险的研判与应对,完善海外利益保护的预防和预警机制。由政府相关部门设立专家智库,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海外利益保护提出指导意见,宏观层面包括对风险的预测和研判,微观层面包括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和服务,引导在境外投资的企业加强风控意识,做好合规和可行性研究,提高依法依规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的交流发声作用,针对目前国际上出现的最新政策与资讯进行分析和回应,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为我国企业海外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多管齐下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全国政协常委 马正其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民生福祉,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重要内容。建议:
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的配套规章,补齐制度短板,增强可操作性,保障各项法规制度切实细化落地。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基础建设。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监管,完善信用档案、信用信息公示等,广泛开展诚信守法教育,加强诚信约束,实施分类监管。
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企业自律。企业必须严格自律,不断提高主体责任意识,提升管理规范水平,加大安全投入,加强自查自纠,随时排除风险隐患。行业协会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震慑不法行为。严惩重罚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从餐饮卫生、食品标签、掺假造假、非法添加、农残超标等群众身边事抓起;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力度,形成良好氛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能只依靠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社会共治新格局。
从严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全国政协常委 李少平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强化源头治理,电信、银行等部门在继续落实好手机卡、信用卡实名制的基础上,在技术层面研究预防和制止“两卡”被大量非法交易利用的可行性,加大对相关互联网企业监管指导力度,促其积极参与网络共管共治;完善法律规定,就电信网络犯罪进行专门立法,集中规定涉及此类犯罪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内容;严惩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目前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犯罪之一,必须坚持从严惩处;依法管控预防,各地区尤其是重点挂牌整治地区,应当不断强化管控,落实惩戒,确保区域内整治效果明显,形势根本好转,同时注意坚持法治原则;加强法制宣传,针对易受骗群体特别是老年人,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积极反诈防诈的社会氛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国政协常委 牛汝极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夯实中华文化的根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呈现,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书写创作。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现了生动的历史画面。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夯实中华历史的根基。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各民族交往范围不断拓展,交流内容不断丰富,交融程度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夯实中华共情的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提高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层面的心灵共情能力,通过教育实践培育中华民族认知、中华文化认知,增进国家共情。随着各民族中华共情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知进一步唤醒、中华共情得到进一步激活,必然达到中华心灵共情状态,也必然使得平安中国建设更加巩固。
推动“爱国者治港”原则落到实处
全国政协常委 谭锦球 唐英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及爱国爱港社团要率先而为、积极作为,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充分发挥爱国爱港社团平台载体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一国两制”的创立者、领导者、践行者和守护者。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同,有利于破除部分港人的偏见,促进香港人心回归。
充分发挥爱国爱港社团人才荟萃优势,积极支持德才兼备人士进入特区政府管治团队。爱国爱港社团要发挥自身人力资源优势,既要积极参与选举相关工作,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选出来,又要积极支持爱国爱港社团和政协委员中的优秀人才进入特区政府管治团队。
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双重积极作用”,积极推动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安全是发展的保证。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和爱国爱港社团要积极作为,协助特区政府不断提高特别行政区治理能力和水平,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香港走向良治善政展现应有的历史担当,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2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