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教育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实践样态及体系改革

日期:2022-01-20  来源:人民之窗

  当前,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的研究更多地从各个高校课程改革实践进行,并没有形成跨文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范式。颜宝琴、孙嘉认为,福建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华人华侨资源,因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与独特优势。福建高校在培养跨文化人才中应注重开设沿线国家语言与文化课程,通过合作办学以及邀请侨胞开设“跨文化讲坛”提高学生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李晓燕认为,英语承载的不仅是英美文化,而且是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始终基于国家形象、民族尊严,所以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深入理解、掌握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方面,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高校要开设小语种的选修课程。朱珊认为,国内高校英语教学应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英语变体现状,提升语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复杂文化和国情的特点。文献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和地方特色相融合的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的构建,是目前研究的空白。本文构建了“技能+创新”为行动主线的跨文化人才结构模型,提出与跨文化人才结构模型相匹配的高校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体系策略,即重构“语言+文化+专业”三位一体跨文化人才培养课程群体系;建立系统培养跨文化人才职业素质和创新开拓能力并重的学习实践空间。

  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实践样态

  为进一步了解地方高校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的实践样态,本课题组对相关高校进行了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访谈和调查,发现如下问题:

  (一)缺乏广泛意义的跨文化教育课程

  从目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当下恰恰缺少的是能在对方语境中讲明白中国观点和中国立场的人才。而且,当下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一般着重展示英美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或西方价值观或者将西方文化与东方儒家文化或儒家价值观作比较。在介绍跨文化沟通技巧方面鲜少采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案例。跨文化技巧的讲授一旦缺乏文化、思想等土壤,将使得跨文化交际人才无法胜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因为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不单纯是技巧的运用,更越来越依赖双方思想文化层面的相互理解与认同。

  许多研究者认为,有效和适当的沟通并不意味着较好的语言能力。通过问卷星的调查结果发现,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认为自己开朗,且容易接纳来自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也能够以正面的态度积极回应来自不同文化的交际对象。但在跨文化交际中缺乏愉悦感、缺乏自信。毫无疑问,当人们在不同于本族文化的情境下,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和陌生感。所以文化的教学介入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认知和行为是最为关键的。

  (二)缺乏与沿线各国共建人才培养的体系

  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官方语言依次为现代标准阿拉伯语、英语和俄语。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是14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包括阿联酋、阿曼、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也门、约旦、埃及、巴林、卡塔尔、巴勒斯坦、黎巴嫩、伊拉克和以色列)。英语是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包括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印度和新加坡)。俄语是4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随着中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发展,当前地方高校非通用语人才缺乏、语种分布狭隘已经明显滞后于全方面对外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查教育部批准设立和举办的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以发现,地方高校与国外大学建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比例颇高。合作对象来源国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美国及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比例偏低,且地方高校在开展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校企合作等合作项目积极性不足,甚至停滞不前。

  高校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高校应将跨文化交际人才定位为:具备扎实语言基础、灵活交际能力、开阔国际视野、丰富人文内涵等素质的人才。本文提出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体系应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国际化教育合作三方面入手,塑造了以“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创新开拓”为行动主线的人才结构模型。见图1和图2。

  

  (一)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适应“一带一路”时代背景的跨文化特色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将提升学生对自我文化的意识和他国文化的敏感度,融入各专业建设,并适时开设多元化的公共选修课和通识类课程。应强化和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国情、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的内容介绍。这些选修课应注重知识的普及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社会制度、文化教育、旅游资源、民族宗教以及对外投资政策法律等。通过提升跨文化交际敏感度正确看待自我和他者,双方的沟通应建立在熟知双方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其次,跨文化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对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的自信,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发扬光大。通过开设中国国情、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等课程,全面拓宽和加深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塑造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以建立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感、崇高感、荣誉感等高级社会情感。第三,通过开设公共外交、谈判沟通技巧等公共选修课程提升大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能力。上述课程的讲授应注重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考核应注重过程考核,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丰富课堂内容,打造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乐学的学习空间,构建知行一体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系列。

  (二)师资体系建设

  要保障跨文化教育质量,关键在于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跨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应注重教师多元文化知识结构和跨文化实践经验的建设。首先,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大学建立互信、互访、共学项目。使不同专业的教师及时了解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思维模式、价值理念、政策法规、决策程序和民心走向等。其次,建设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开展诸如跨文化交际合作、金融创新、贸易单一窗口、国际谈判、法律等研究。完善校企合作,通过开展课题或开展“跨文化技能挑战”等类似大赛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最后,建立骨干教师作为“导师”通过“传、帮、带”培养年轻教师的机制。调研中要做好教案的修改、完善和补充,从而帮助构建开放式课程资源库。

  (三)中外合作共建体系

  共建人才培养体系应涵盖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共同开展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校企合作等。中国高校已与 “一带一路”沿线54个国家联合建立了154所孔子学院和149个孔子课堂,应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推动高校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知名大学合作办学,共建人才培养网络。着力引进国际化人才,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促进教育国际化,形成良性互动新机制。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教师发展、课程建设与课题研究等开展交流合作。

  (文/张梅,作者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商务英语系主任,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杨惠珺)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