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面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吃面三千年、一面四百样,山西人吃面、做面,在对面的热爱中融入了真挚的情感。山西的每一种面食都熔入了山西的历史、风物和人文,更是融入了山西人的睿智!下面,我们就从面食的历史、成因、种类和面食文化四个方面中来了解一下情深意长的山西面。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人们就把面粉和水合并调和做成“饼”,所以面食最早叫煮饼,魏晋叫汤饼,南北朝叫水引,唐朝叫冷淘,宋朝有了面条这个名称。山西面食从远古走向今天,从黄土高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了山西的特色文化!
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有其地理、历史和人文的原因。说到山西面食的成因,主要也有三个方面,
一是地理原因,山西地形以内陆高原的山区为主,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南北差异较大,以五谷杂粮为主要农作物,丰富的原材料是面食形成的重要基础,取材于当地所产小麦、玉米、高粱、谷等杂粮,形成了饮食向着面食文化模式的发展方向。
二是历史原因,山西沁水下川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两万年左右,这里出土了与原始农业相关的生产工具,其中就有用于粮食加工的石磨,可以推知,山西境内的粮食加工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是面食文化的先声。面食在汉代已经是上至皇宫,下至百姓的普遍性食品。宋代开始,面食的制作发生变化,有了炒、焖、煎、浇头等方式。在明代,面食的制作就已经很精美了。面食在人们的努力探索之下花样百出,它集主食、副食于一碗之内,忙时稠、闲时稀,边吃边添,不拘于礼,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的面食文化。
三是人文原因。山西面食最大的人文因素是百姓的普遍参与。山西任何一个地区的百姓,特别是农家妇女,都能做一手漂亮的面食,一碗热腾腾的面食,代表了山西姑娘的淳朴勤劳和心灵手巧。同时,山西曾经是中国商业的中心,早期的商人长年漂泊在外,后来由行商到坐商再到金融票号,饮食中自然整合了各个地区的饮食习惯,形成了兼容并蓄的饮食特征。在山西商人的饮食中,主食也以面食为主,但烧、蒸、煮、炸,从造型、用料、花样乃至风味,都达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更产生了象乔家大院八碗八碟这样的特色饮食。因此说,山西商人的饮食习惯对山西面食文化的形成也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削拨剔拉,推撮擦抿,长短粗细,五花八门”山西的煮制食品以面条类为主,其中拉面、刀削面、剔尖、刀拨面被称为“山西四大面食”。 刀削面与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刀削面具有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消化等特点,有“ 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的美誉。老舍先生称赞山西面食是:“驼峰熊掌岂敢夸,拨鱼猫耳实且华” 山西的人文特征也融入山西面食之中,有丈母娘招待女婿的猫耳朵,有走西口经商盼望亲人早日归来的长相思拉面、更有流传久远唐太宗犒劳三军的栲栳栳等,每一种面食都赋予了山西人的生活色彩。同时,擅酿能饮也是山西人饮食习俗,“无酒不成席”的饮食观念使得酒文化源远流长,醋也成为了必备的调味品,“二黑二白”的山西老陈醋、面食、汾酒和煤成为了山西的四大特色文化。
山西面食在民间的流传发展中,加人了许多民俗的心理,面食文化内涵了山西人的人生礼仪、节日的祝福和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平安、健康、长寿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随着生命历程的礼仪面食文化也就应运而生,面食中寄寓了吉祥、希望与祝福,例如晋南、晋中,婴儿闹满月或百岁,姥姥家要制作“囫囵”,“囫囵”也叫“套颈馍”,象征套住圆满,长命百岁,人生道路平安健康。
山西大部分地区,无论老人、小孩过生日,俗语中也有“子孙饺子长寿面”之说。在山西过生日的习俗中,长寿面、寿桃、“囫囵”和糕成了大家共识的民俗符号。过生日时吃拉面,取面条之长和长寿之意,象征生命之长,反映人们对生命长久的心理追求; 过年吃“接年面”,取岁月延绵之意;孩子到学校上学第一天要吃“记性火烧”,希望孩子多长学问;迎取新娘进门后,新郎新娘要一起吃起缘面,寓意缘分的开始。结婚闹洞房后,太原、晋中一带,新郎新娘要喝“疙瘩汤”又叫“和气拌汤”,喝的时,一边搅拌汤,一边念诵“左手拌疙瘩,儿女一不沓,小子会念书,闺女会纺花”取意“家庭和睦,和气生财,人丁兴旺”。
在山西大部分地区,大年三十中午都有吃接年面和吃糕的习俗,取意岁月绵延之意,一个糕字融入了绵延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取糕之谐音“高”,借吃糕的“糕”来比喻“升高”,象征年寿登高。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吃饺子,表富裕、团圆之意。七月十五,中元节,为图吉利,山西人把它变成了面塑节。这天,家家户户蒸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要捏成鱼型,意喻连年有余。
在山西独有的节日中,也有山西面作为主角。寒食节,是由山西走向全国的节日,这几天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六月六,走麦罢是山西地域性节日,在晋南一带是新婚夫妇回娘家的日子,姑娘回娘家,要用新产的小麦面粉,蒸一个月形的大角子馍,意喻又获得了丰收。娘家要送给女儿馍、瓜等物,有一样是千万不能忘记的,送的馍馍里面要夹碎肉,蒸熟后必须裂开口,称为“张口馒头”,象征女儿会早给婆家生儿育女,增丁添口。填仓节是希望粮食丰收的节日,山西各地民俗丰富多彩,祈求粮食丰收。
山西面食文化与人生、节日相伴,同时,还鲜明地体现了山西人的价值取向。一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避邪灭毒,长命百岁;三是添丁进口,人丁兴旺。这种价值取向体现了山西文化的独特内涵。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不愧为面食之乡、面食王国。 山西的面食已不再仅仅作为一种食物存在,它已成为一种饱含情感和哲学意蕴的“精神食粮”,真可谓“情深意长的山西面”! (文/袁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