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民建已近20年,在此之前,我主要关注医学领域的进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项目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带来了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更使我投身其中无暇他顾。
自进入民建这个大家庭之后,与其他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不断交流让我看问题的视角和层次与前相比有了很大增上和改观。我尝试着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各种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也养成了不断发现问题、深度思考问题的习惯,积累了大量的社情民意信息和思考提炼的意见建议,逐渐敞开思路。
同时,民建组织的各级领导也看到了我的不懈努力和快速成长,也给予我巨大的支持与鼓励。2015年,民建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提出了三个与时俱进和共同的价值理念:政治纲领的与时俱进,引领会的前进方向;思想建设的与时俱进,保证会的健康发展;履职能力的与时俱进,巩固会的参政党地位。2016年,受市委领导的嘱托担任新成立的民建北京市医药健康委员会主任,使我能够在所擅长的领域做更多事情。
随着我国“银发族”(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用、老有所管”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民建北京市委持续聚焦人口老龄化课题,紧跟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发挥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优势,系统谋划布局养老领域参政议政工作。
我在“医养康护”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重点调研课题。我作为医学专业的专家学者,也在不断思考如何能更好的为老年人的医疗健康服务,深度思考调研后提出了我国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最大的担心和需求就是医疗,“医养结合”本质是医疗的延伸,包括精心护理和精准医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有尊严的安享晚年。发表在新华通讯社(2020年1月13号,第162期),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
一方面,在专业领域上,通过我任职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关注高龄老人的医疗问题,先后推出了两部专门针对我国高龄老人治疗的专家共识,让我国老年人群体受到专业领域的更多关注,让我国老年人的医疗更加规范化。
另一方面,在参政议政工作上下功夫。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暨一体化下的老年人医养康护等问题,深度调研了我国老年人养老的个体化和养老机构的实际需求,归纳整理、收集积累很多参政议政的真实资料,努力把参政议政的思路延伸到具体实际工作中。
同时,我工作之余也不忘记走基层、做访谈调研,先后提出了《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破解我国养老困境》、《推进医联体建设助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有效疏解首都功能,保障医疗公平可及的建议》等多篇调研报告,并有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被民建北京市委、民建中央和新华社等上级机构采纳,所有所得,得益于民建组织对我的工作的教育提升和鞭策成长,让我有了今天在参政议政上不断前进的力量。
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一个以经济界人士为主要成员的参政党,起初医疗卫生专家学者人数相对较少。随着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不断向纵深发展,我也参与认真考察和发展了一些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医疗卫生系统的人员加入民建组织,有力促进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员构成的多元化。
同时,通过对这些加入民建组织的医务界专家学者的了解,得知他们大多也有与我类似的心路历程,我逐渐融入专业的视角又拓展了的自身思维的定式,从更加宏观和多维度的视角去思考和研判社会热点和舆情等问题,尤其是通过与其他会员的互动和交流合作过程中,我也可从综合经济学的视角去看待医疗和其他社会问题,使我从不同领域的思考交叉融合历练出更多思考与思想方法。
从2012年迄今的这10年是我作为民建会员取得长足进步的10年,同时我也深刻体味到民建组织作为重要的参政党在制度建设和会员组织方面不断完善。一方面,民建组织作为8大参政党之一,始终把参政议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带领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战略部署,为促进首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谋良策、做实事。我紧紧跟随民建市委的脚步,针对社会关注的冠病(新冠病毒肺炎)问题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下对医疗资源配置的新取向,通过积极的深入的调研和走访,我主导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医疗资源配置需求的调研》等调研报告和提案,也得到了上级机构的关注和采纳。
开展公益活动、实施凝心聚力工程始终是民建组织社会活动的着力点,通过积极有序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不仅能够发挥民主党派专业人员的优势,扩大社会影响力,还能够增进会员之间的广泛联系,加深了更多会员对民建组织的向心力和同向力。在对口支援方面,民建北京市委分别在河北丰宁、重庆黔江、广西百色、贵州黔西以及平谷、门头沟等地区开展对口帮扶。
2013年起,我积极投身各民主党派重点支持门头沟区发展暨“8+1”行动,并多次组织会内从事医疗工作的会员组成“名医团”对口支援地区开展义诊等医疗服务工作。我有幸作为义诊医疗团成员多次参加义诊活动,无论是门头沟还是贵州、河北廊坊等地,都在义诊的同时与当地医务工作者进行有效的专业学术交流互动,开展医学和冠病知识的普及与提高,有效促进了与当地医院和医务人员形成了紧密联系,有些发展成紧密合作的医联体成员,长期进行专业交流与互访,有效促进了当地医疗水平和冠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这10年,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冠病的肆虐给我们整个社会工作和生活都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并且一直影响至今。我作为一名医生始终奋战在抗击冠病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一线,我在直面冠病疫情的同时,也从宏观层面的高度不断的进行思考,并且协助民建北京市委作了一些构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工作,协助完成了关于《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北京市中医药条例》(草案)的征求建议稿。
从事医疗工作30多年来,我始终关注我国医疗改革,近年来“新医改”进入深水区,医疗支付改革、药品、器械带量采购给医疗以及上下游产业带来了巨变,而且随着冠病疫情的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健康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作为一名民建会员,希望能够跳出医疗较窄的视角,以经济学的考量去看待医改的深层次问题。我觉得“要强化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合理补偿机制,稳定调价预期,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医保基金可承受、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可持续,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我在民建中央立项的“未来我国价值医疗模式调研课题”是我最近的研究重点。无论从经济学还是医疗服务来看,抛开医疗质量谈医疗成本还是片面的,推动合理的医疗新技术应用才是符合医疗发展规律的。因此,从经济学视角实现医疗供给与需求的共价平衡暨“价值医疗”模式具有较强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价值医疗所要体现的主旨是用最低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医疗结果,从而达到多方互惠共赢,实现最终为病人做好有效服务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寻求公益与发展,患者实现健康与尊严,医务人员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同。
目前正在实施的总额预付费制度正是符合“价值医疗”理念的一种全新模式,在价值医疗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实现医保付费方式由按人头、按床位逐渐演变为总额预付制形式下的按价值付费方式,进一步实现对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
在其他方面,卫生技术评估则是实现价值医疗的重要工具、“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是实现价值医疗的重要路径。
回顾我成为民建会员这10余年历程,尤其是2012年以后这10年,民建组织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给了无限的组织温暖和关怀,更给了看问题的科学和多维视角,借助民主党派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我通过与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交流学习,对许多问题的思考更为全面和深入。
同时,民主党派调研工作客观、务实的特点使我在调研实践中能够得到更为直视问题的本质路径。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作为一个资深的民建会员,在各位前辈的帮助下做出了一点成绩,也希望我能够承前启后带动更多的年轻民建会员积极投入民建咨政建言的使命中,更好的做好社会服务。
附:近10年获得奖励:
1、2015年在民建十届四中全会上被评选为全国优秀会员;
2、2016年被评为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
3、2019年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
4、2019年民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5、2020年民建十一届四中全会上被评选为全国优秀会员;
6、2020年被评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7、2020年被评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