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公益

老区孩子们的一份承诺

日期:2023-02-26  来源:人民之窗

  多年来饱含晋绥情怀的捐资助学活动,其意义不仅仅是让山里娃走出大山,帮寒门学子圆梦大学,而是为了播撒希望,让雷锋精神赓续弘扬。

  每一年对每个学生的捐助,都会有一份规范的《捐资助学合同》。除鼓励他们勤奋上进、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回报家乡,还要求毕业后就业的第一年必须支持公益,向“晋绥情公益助学基金”捐款。

  年复一年,受捐助的孩子们陆续毕业了。“红色晋绥网”的捐款公示,不断出现老区孩子的名字。能把一项“送孩子上学”的公益活动,培育出一个社会公益群体,成为支持公益的新生力量,成为提升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林炎志书记从新疆克拉玛依发来寄语,“同学们:你们一定要感恩公益,坚持诚信、回报、传承;改造世风,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公序良俗。” 七年公益助学,3市11个县,2918个孩子,445所大学……基金会的数据库保存着所有学生的信息资料。孩子们一直被关注和关心着,也都曾收到过《红色晋绥》简报。基金会与他们建立微信群,回访、沟通和交流,一份晋绥情暖了老区孩子的心!基金会曾在清华大学和山西籍学子们座谈,林炎志书记勉励受助学子回报社会、反哺家乡;基金会曾到太原中北大学看望来自老区受资助孩子,双方见面就像家乡亲人;前年元旦,基金会向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四届受资助学生送去“慰问信”和《红色晋绥》简报,孩子们聚在一起真高兴!那年贺晓明大姐将自己编撰的《前辈的身影》一书送往吕梁500册,赠给受资助的大学生每人一册,孩子们排队领书的情景令人难忘……虎年冬天林书记在新疆塔里木大学调研,专门邀请在该校的几位受资助学生亲切会面,远离家乡的孩子倍感温暖;去年开学逢疫情,段晓飞秘书长早早赶到北京大学看望刚来报到的老区受资助学子,这是发自心底的牵挂,是对那片土地的情怀!

  贺晓明大姐听取段晓飞秘书长汇报老区受助学子捐款情况后,给孩子们写下寄语:“心存善念,回报社会,老区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一次资助,一番嘱托,一句承诺,一份回报。一位受资助学子在学校应征入伍,从新疆边防线把第一个月的津贴1500元捐到基金会;一位受资助学子从厦门大学毕业时将学校颁发的“学业优秀奖学金”1500元捐给基金会;一位受资助的大学一年级学子将暑假打工赚来的500元捐给基金会;一位受资助的肢体残疾学子刚毕业就主动向老师表达,就业后第一时间兑现承诺……这些年不断收到学生们的来信,心怀感恩,诚信为本!

  代县受资助学子梁越授课 代县2018届受助学生梁越发来信息,去年毕业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也想把晋绥情怀传递下去。没有忘记约定,愿尽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

  交城县受助学子李鹏回到庞泉沟 交城县2018届受助学生李鹏发来信息,四年前基金会帮我解了燃眉之急,我也会将一份善心捐出去,为“晋绥情”加一盏灯。毕业后回到故乡交城县庞泉沟,愿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从圆梦大学到回报家乡,这是爱心的接力!截止2023年2月,已有135位来自全国各地当年受资助大学生向“晋绥情公益助学基金”捐款。其实这些当年的山里娃,无论读到什么学位,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晋绥情”,不会忘记当年那一份承诺! 孩子们想和我们一起感谢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感谢山西省各级党委、政府、驻军的支持!感谢各界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感谢老区人民的厚爱!


(责任编辑:高玮)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