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汽车auto

两会点名 汽车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该怎么改革?

日期:2021-03-14  来源:中国汽车报

  “实施工业产品准入制度改革,推进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2021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直接提到的汽车相关内容不多,其中一大重点就是推动汽车行业的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推进汽车全流程改革的意义何在?在汽车行业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方面都有哪些“痛点”和“堵点”亟待解决?

  推进融合发展 形成具有活力的大市场

image.png

  “‘十四五’征程开启,就汽车行业而言,推进汽车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主要目的是要引导汽车业健康发展。”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汽车产业发展经受了市场开放、新冠肺炎疫情、供应链紧张、芯片短缺等多种考验,推进全流程改革,就是为了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打通“痛点”和“堵点”,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助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2020年,在经历疫情等重大危机挑战情况下,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虽然同比分别下降2.0%和1.9%,但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5.5和6.3个百分点,而且年产销量连续12年全球第一。

  “成绩来之不易,近年来持续开展的从生产许可证准入方式到汽车流通管理等全流程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向《中国汽车报》记者介绍,改革为汽车产业发展增添了生机,释放了活力,尤其是理顺汽车行业的投资体制变革,有利于市场主体优化资源配置,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环境,从而在行业发展中化解痛点,疏通堵点。

  “汽车领域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改革必将推动主机厂加速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推动汽车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维认为,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的产品创新和国际分工合作也进入新的阶段,产业运行呈现新的态势。如,新技术在汽车领域加快应用,汽车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大幅缩短;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加速结合,汽车领域资本活跃度显著提升。为适应这些变化,我国相关政策也须进行及时调整部署,以更好地支持产业发展。

  优化投资管理制度

图片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汽车行业“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有效改善了产业发展环境。其中,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新版《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新建中外合资轿车、纯电动乘用车等新建项目均由核准管理调整为备案管理。“在激发活力的同时,这也带来了有的新能源汽车项目盲目投资、地方政府直接参与等问题。”曹鹤表示,形成更为规范统一且具有活力的大市场,应是改革的方向。

  对于投资领域出现的问题,业内也有不同视角的认识。“传统概念的产能过剩是制约汽车行业竞争的影响因素,放开准入,让更多优质资源替代传统老旧产能,必然带来产能过剩,这样的产能过剩代价是值得付出的。”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而对于汽车特别是新能源行业投资方面的过热现象,一些地方也已经开始规范。江苏省发改委近日出台《关于切实加强汽车产业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的通知》指出,针对汽车产业投资项目“重招引、轻监管”现象,将进一步强化指导监督,严控新增整车产能,适时建立进度缓慢或产能利用率低企业的退出机制,对重大汽车零部件项目加强指导,防止和纠正地方违规备案。

  “这不是汽车发展要降温,而是要整顿那些强占资源只说不做或长期无力运作的项目;追责那些不负责任、不规范的招商引资,以及盲目跟风重复建设造成严重损失的地方决策机构和人员,我支持这样的做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书林表示。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优化。王维指出,目前,除外商投资的汽车产业相关项目以外,其余汽车项目的备案管理权限已下放至地方发展改革部门,汽车产业投资项目管理的灵活性大幅提升。“随着2022年我国全面开放汽车外资投资的时间节点逐步临近,我国汽车产业投资管理制度需要配合调整,进一步明确各种类型汽车投资的管理责任方,以及各方责任和义务,促使汽车领域投资更加高效、有序。”他说。

  完善行业企业及产品准入

image.png

  “‘僵尸企业’占据有限的生产资质,而有实力的新生企业难以拿到资质,有些地方存在这样的错位现象,阻碍了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谈到,不改掉这些不合理因素,产业发展就没有出路,并且,行业管理层面的改革只有与企业层面改革相叠加,才能有效释放改革带来的力量,促进产业发展。

  在汽车生产端,缩短新产品备案管理周期也呼声见高。“特别是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技术竞争日益激烈,车型产品迭代加速,生产线数字化程度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新产品备案管理周期仍然是‘数年一贯制’,不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改革,应使汽车新产品在符合相关要求基础上,备案管理周期缩短。”张建平表示,呼应市场消费、适应市场竞争需求,有利于推动技术和产业发展,这方面的改革应是当务之急。

  汽车税改深入推进

image.png

  汽车税收改革也需要继续深入推进。尤其消费税,应是汽车生产、流通全流程管理改革的重点区域之一。

  “为更好地发挥税收在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税收引导消费的效用,拓展地方收入来源,需要加快实施汽车税收改革,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由目前的生产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这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也便于地方政府用此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崔东树认为。

  二手车必然是重点领域

image.png

  流通环节改革,二手车必然是重点领域。“目前在二手车领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二手车限迁,二是新能源二手车评估缺乏标准。”范永军提出,首先,二手车在不同地区流通所涉及的车牌、排放标准、过户等方面要求,各地均不一致,跨地区流通很难,尽管国家原则上将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但何时有具体举措尚不明确,在这方面应该加快改革的进程。其次,新能源二手车数量在逐年增加,但仍然缺乏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由此产生连锁反应,使新能源二手车的金融体系也很难建立,金融支持难以落地,不仅阻碍着新能源二手车的流通,而且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源头上治理货车超限超载

图片

  货车超限超载问题,同样需要改革破题。“《报告》指出了超限超载治理问题的源头,公路货车超限超载不能根治,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货车在制造、准入、销售等环节管理及制度执行不到位而出现‘放水’,尤其是货车吨位标定水分大,导致国家花费巨资建设的优良公路遭受超载碾压破坏,而且成为‘大祸车’及交通事故的隐患,令人痛心!”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建议进一步明确汽车制造、准入、销售、运输等各环节政府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法律责任、信用机制,用法律、信用制度来实现源头治理。

  “总体来看,随着汽车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日益深化,对于市场主体的束缚将越来越少,但事中事后的监管却不能放松。《报告》所提出的深化改革的目的,是让更多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进入汽车行业,加速汽车电动化转型,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为‘十四五’汽车产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提供支持。”张建平认为。

  “我们需要不断深化全流程改革,持续完善举措,理顺体制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宽严相济的行业管理探索中寻找最佳契合点。”张建平说,出现问题不可怕,持续改革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改革措施的过程,“这应是《报告》所强调全流程改革的初衷。”

  作者 赵建国


(责任编辑:李滋泉)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