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需要一点“玩命”精神的。
无论是拍风光、生态、人文、纪实还是新闻,为了取得理想的时机、角度与光影,摄影师们无所不用其极。每一位敬业的摄影师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疯狂瞬间。
“玩命”在摄影记者赵建伟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位祖籍古都洛阳,长于河西走廊的西北汉子骨子里就生长着胆大冒险的基因。虽然现已60多岁,但仍能从他健硕的身段,幽默的言辞中,感受到老一辈新闻摄影人的那种韧劲和顽强。
不玩命,枉摄影。作为新华社记者,他先后参加了香港、澳门回归,98大抗洪,国庆50周年庆典,神州1号、5号、6号飞船发射,亲历伊拉克战争,印度洋海啸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采访。每一次经历和体验中,他都诠释着何为“拼命三郎”。
特别是亲历伊拉克战争,更是他摄影记者生涯中一次最难得的经历和浓墨重彩的一笔。“哪里有枪声就去哪里拍摄。”玩命的他享受着危险带来的肾上腺素激增的快感,也因拍摄探寻真相的神圣而倍感自豪。
但“玩命”不是蛮干,不能只顾往前冲,任务没有完成就倒下了。虽然只有1%的希望也要去争取,但一定要讲策略,有头脑,会用心。赵建伟就是那个既胆大又用心,粗犷中又带着细腻的摄影人。
在伊拉克历时111天的采访中,他以折箭为誓的决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同情怜悯的爱心,细心全面地记录了战后伊拉克点滴。
(一)递交四封请战书,是因为赵建伟有折箭为誓的决心。
时间回到2003年1月25日,坐标北京,赵建伟在中央4台对战争前夕伊拉克危机的24小时连续播报中,激动地写下了第一封去伊拉克采访的请战书。
然而在意料之中的战争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爆发,战事愈打愈烈之际,奔赴伊拉克的签证还没下来,赵建伟又心急如焚地递交了第二封请战书。
当伊拉克首都遭到两轮轰炸,底格里斯河西岸火光冲天的时候,赵建伟终于接到通知,由于签证下不来,要先到邻国土耳其采访。站在土伊边境,虽然土耳其的采访也算是收获满满,但毕竟不是战争一线,新闻记者的责任感促使赵建伟又写下了第三封请战书。
美伊两军指挥官在伊军投降仪式上签字,但伊拉克仍然弥漫着硝烟,升腾着战火,充斥着抢劫。在邻国的土地上,寂寞的等待中,4月28日,赵建伟又给总社发出第四封请战书,以期踏上那片仍在流血流泪的土地,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伊拉克。
虽然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才得到奉命前往伊拉克采访的答复;虽然带着出发的狂喜又突遭SARS被遣回享受了28天的隔离,但赵建伟终于在悲喜交加中迈出了前往伊拉克艰难的一步。
有新闻的地方,就应该有记者在场,有新闻的地方,就应该发出真实的声音。记者的使命和责任,人性的热血和良知,促使赵建伟的心底发出强烈的呼声:“我要去伊拉克!”
(二)偷梁换柱5张数码卡,是因为赵建伟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
“萨拉目玛丽孔。”
“玛丽孔萨拉目。”
“苏克兰(谢谢)。”
“阿福万(不客气)。”
……
这是赵建伟采访伊拉克人时经常会用到的一段交流。
作为当时唯一在伊拉克采访的中国摄影记者,赵建伟一直思考的问题是,不能辜负社领导和摄影界朋友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所以,不管伊拉克怎么动乱,局势怎么复杂,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他都要尽最大努力将伊拉克的重大新闻事件快速准确地报道于世。
于是,他向朋友请教,把一些常用的阿拉伯语写成中文,还学了不少手势及语言和风俗的表达动作,为了掌握它们,赵建伟以极大的恒心走一路背一路。在硝烟未尽的伊拉克采访期间之所以没有挨打,可能也与此有关吧。
除了语言交流技巧,在一些非常情况下,为了保住好不容易拍到的珍贵画面,赵建伟也不得不用到偷梁换柱之术。
在他最成功的一次采访——《美军士兵遭遇手榴弹袭击》这组独家新闻时,面对美国大兵对自己的三次举枪,他先后换了5个数码卡,才逃过图片被收缴的厄运。这次采访,也是他到伊拉克更换数码卡最多的一次。
责任感是赵建伟一向在心里苦守的信念。作为新闻摄影记者,拍不到、发不出来就是罪恶。所以,在危险时刻,艰辛情况和边远地域,拍出有价值的新闻必须要有恒心。
(三)全景扫描伊拉克,是因为赵建伟有职业敏感造就的细心。
在赵建伟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陷入游击战中的美国大兵,每天如惊弓之鸟般,即使在酷热难耐的街头也要全身披挂巡逻,并加强防范对可疑人员和车辆进行严密搜身和搜查。
在赵建伟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伊拉克到处出现的被泥巴扔的,被炮轰的,被枪击的微笑着的萨达姆塑像,一夜之间,萨达姆这个伊拉克人民心中的“光辉形象”失去了光环。
在赵建伟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看不到赶走萨达姆后新生的希望,不满情绪日益加重的伊拉克民众纷纷反美抗议游行示威,愤怒的呐喊、危险的对峙、流血的冲突经常发生。
在赵建伟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战后的伊拉克“中国造”特别紧俏,从服装到用品、建材、灯具、电器,很多都是中国的。康佳、海尔这些国产名牌不只“国内香”,在伊拉克也名头响。
在赵建伟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战后的伊拉克打、砸、抢成风,从巴格达动物园的动物惨遭抢劫,到博物馆的上千件文物被盗,再到中国驻伊大使馆被一抢而空,伊拉克陷入无政府状态中。
在赵建伟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战争耽误了学生不少课程,但战后学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补救,伊拉克的教育仍在继续,这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学生并没有因战争而放弃求知的欲望。
……
对战后伊拉克事无巨细的报道,升腾的战火、燃烧的油井、哭泣的妇女、胆怯的儿童以及厌战的美军士兵和重建的生活等,都在用大量瞬间传达事实真相。细节越丰富越能避免听凭西方大国传媒的垄断而造成一叶障目。
(四)镜头聚焦战争中的儿童,是因为赵建伟有一颗关爱孩子的爱心。
儿童,是赵建伟在巴格达格外关注的一个群体。他说,可能是他爱孩子的缘故,可能是记者的良心,他的镜头总是不由自主地定格在了那些可怜的孩子身上。
一位小孩在一家因战争关闭的商店门口叫卖饮料,他面前的各种饮料摆了一大堆,坐在那里,非常孤独。
一位可爱的女孩跟着母亲在巴格达市一家银行门前美军的枪口下排队更换第纳尔,她脸色苍白。
一位小孩在巴格达街头喝着哥哥从卖冰块的商贩处要来的水,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
一位小男孩在空荡的街头渴的难受,只好把嘴对着街头用的水管汲水,用来解渴,而更多的孩子,跟在大人们身后排队等候喝冰块化的水。
一位小孩,听到院子的枪声拔腿就跑,摔倒在地上哇哇大哭。
一位小孩,由于饥饿,在一座刚刚被炸的清真寺的废墟上拣东西,他的脸上布满了期待。
一群可爱的孩子,以为美国大兵手里的烟雾弹是易拉罐,围着他要可乐喝。
……
当战争真实地来临,孩子们的眼神告诉世人,被战火灼伤的不仅是他们弱小的身体,更是孩子稚嫩的心灵。他们所目睹的鲜血和死亡,是否会在内心埋下仇恨的种子?他们所经历的没有童话的童年,是否会成为随行一生的阴影?
我们都知道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战地记者手中的赌注就是自己的生命,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所以,能到一线去,到离炮火近的地方去,对于战地记者来说,是何等的光荣。
但罗伯特·卡帕还曾说,要成为一名及格的战地摄影记者,除了“胆大”和“玩命”之外,还需要具备几个根本的素质。一是足够的资历和经验;二是过硬的心理素质;三是战时杰出的工作技术;四是万能型的新闻工作者;最后,还要有一双在炮火与硝烟中发现、识别、追踪新闻的利眼。
而具备胆量、决心、恒心、细心、爱心的赵建伟,正是罗伯特·卡帕所说的那个新闻多面手。(宣琦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