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旅游

保留冬季自然景观 体现人文理念进步

日期:2021-01-0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保留冬季自然景观 体现人文理念进步

  往年入冬以后,枯萎的野花野草就被割除,今年却大面积保留下来,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同时,一些草籽可以为小鸟提供食物,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据报道,北京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温榆河公园、奥林匹克公园、京开高速两侧绿地等主要公园景区、绿化带,全面施行野草缓除措施,保留约150万平方米冬季自然景观。(1月7日《北京青年报》)

  一岁一枯荣,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季节更替的必然结果。冬季天气寒冷,大地萧瑟一片,与其他季节的绿意相比,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具有独特的美感。以往冬季,受整齐划一审美观的影响,这些枯萎的野花野草就会被割除,剩下光秃秃的一片,虽然在视野上可以达到整洁有序的效果,却少了冬季“应有的样子”。美的魅力在于差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如果眼前的景象都如出一辙,那自然景观减少了吸引力,城市的魅力也会随之下降。

  对于自然景观的保与留,对枯萎的野花野草的除与留,折射着坚持何种人文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更高层次的意义。自然景观形成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包括一草一木,无论是哪种姿态,尊重自然和尊重规律,才能让所有的美景尽收眼底,过度的人为干预会破坏自然与和谐,也会让美变得残缺不全。

  枯萎的野花野草是自然景观最原始的构成,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小鸟靠草籽作为食物,更多的爬行动物则以这些景观带作为生存的家园,把枯萎的野花野草割除,各种昆虫鸟兽就失去了栖息之地,要么选择远去,要么等待死亡。一座城市没有了丰富性的自然景观,没有多样性的动物伴随,除了人气而缺乏生趣,也就无法构建起完整的生态系统。

  城市治理和管理过程中,很容易陷入整齐划一的模式中。景区落叶原本是一种意境美,但在较为畸形的考核标准下,树叶不断地掉,环卫工人则不停地扫,“漫步于落叶中”的诗意难觅,在四季更替中留下了遗憾。于是在不少北方城市,“让落叶多留几天”成为很多市民的期盼。

  2018年12月,在天气较好的情况下,湖南株洲市城管部门挑选了4条景观路段,保持落叶5至7天不清扫,以供市民观赏,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同年11月12日,央视《新闻1+1》播发专题报道《落叶不扫是怎样的“美”好生活》,主持人白岩松点赞湖北宜昌的落叶不扫模式,“用自然的方式,把乡愁和美还给我们,培育鸟语花香的城市森林”。落叶不扫与美好生活结合起来,细节之美既是对治理方式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实现“更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路径。

  点赞“落叶不扫”背后是对诗意栖居的向往,有着现实的权利诉求和民意支撑。尊重民意才能正视一草一叶,回应关切才会“不扫落叶”。如此,居于城市中的每个人才能够欣赏到凋零之美、枯荣之美,在落叶中漫步,在回归自然中找到情感的寄托与慰藉。北京市在城市主要公园景区、绿化带保留150万平方米的冬季自然景观,给昆虫鸟兽以栖息之所,为北京冬季单调的色彩增加了一抹亮色,体现了治理观念和人文理念的极大进步。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诗意生活”最终需要落脚于细节上,“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更离不开治理理念的转型和升级,倾听民声、顺应民意、尊重民愿和回应民盼,让治理手段和方式充满“诗意”与“人文”,则保留冬季自然景观和落叶不扫,才会成为一种惠及民生民利的治理品质。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付庚辰)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