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文化

【名家谈艺】吴悦石《快意斋论画》精选 之二

日期:2021-04-12  来源:新华网

  编者按:绘画艺术,贯穿着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从古至今,始终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渴求、滋养着人们的心灵需求、体现着人们对美的极致追求。随着时间推移,绘画艺术依时代、地域、阶层的不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也不断生发着新的理论与见解,新华网书画频道特开设“名家谈艺”栏目,辑录并推介当代艺术大家们的艺术思想精华,请您体悟高雅艺术之美,用艺术和美滋养我们的心灵。第二期我们将继续分享中国画大家吴悦石先生在《快意斋论画》中的精彩观点。

吴悦石近照

  作者简介

  吴悦石,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吴悦石工作室导师,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会员。出版有《吴悦石画集》《吴悦石作品集》《荣宝斋画谱》《快意斋论画》等。

吴悦石作品

  王国维云:“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画人亦如是。徜徉历代名迹中,能入能出方为个中高手。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吾少年时曾见一写意画,绘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极为精简,而神采照人,上题七绝一首:“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谈佛法,笔尖写干洞庭湖。”于我影响至深,数十年来皆欲以“心意”二字求觉悟。中国大写意画法自“解衣盘礴”“真宰上诉”以后,卓识者皆意在笔中之趣、象外之意,此自是更高境界。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文化思想时在进步,无可阻止。几十年乃历史之一瞬,有正确历史观者则自知于历史所树之形象、所处之位置为如何也。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中国画大写意一科古称泼墨,民国以来始称写意。泼墨者形质也,写意者心意也。亦如诗家比兴法,天马行空,触机而发也。杜工部诗云:“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体味诗意,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文中笔墨之酣畅,胸襟之旷达,感人至深,故千年之下,传颂不已。此种写意精神乃画家之灵魂,大道之津梁。梁楷以下薪火相传,至晚明陈白阳、徐青藤,承前启后,借诗文入画图,更开生面。八大山人以深厚之学养,抱亡国失家之痛,寄情书画,涉笔成趣,已成极致。惜时世中庸,不能形成流派。民初吴昌硕以凌云健笔,创大写意新风,领袖群伦,风靡百年。嗣后大家辈出,雄峙画坛,此风影响深远,今日犹余波焉。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作画勿以大小论优劣。传世作品中诸多小画,令人百看不厌。挥毫之际,涉笔成趣,天真烂漫,韵味十足。中国画研究院曾举办白石老人和宾老小品画展,观者如堵,好评如潮。旧时画家笔墨功夫扎实,文思画意俱佳,案头小品、手卷、册页,把玩之时,心神冲淡,雅趣顿生。今日则画幅既巨,题目亦大,处处以大为时尚。余以为大者当非画幅之谓,应为境界大、精神大。若荒疏粗鄙,虽大何益?不若小之雅宜也。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时下画山水则曰大山水,画花鸟则曰大花鸟,豪情万丈,如大跃进时代。何为大?百思不得其解。余以为,能放下身心,平淡生活,陶融五内,精神放大,方能作画。徒事标榜,则浮躁,其害大矣。医画之法,首在医心。识者当知之。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眼到手到,信笔直书,清新自然,不雕、不做、不生、不涩,脱口而出,为文如此,作画亦如此,文艺不殊,古今大家同一家数。

  点化之妙在机趣,机趣者有天人之说,而大约迁想妙得,笔墨生发之时瞬间得之。若苦思冥想,心手失畅,则笔下僵硬,何论机趣!此事乃在笔墨精熟,池水尽黑之后。画家以画行天下,当知此中艰辛。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习中国画,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首重练笔。有笔则有气,有气则有势,所谓气贯神随,势从笔出。故练笔乃至关重要之法。老一代画家看画时首言某人画没笔道,某人画有笔道,有笔道即有笔墨功夫。笔道关乎作画之生命,故老画家一生重在练笔。观乎民国以来名家皆为用笔高手,我辈岂能例外?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近世印学必论刀法,曰某家冲刀,某家切刀,某家钝刀,实不若师曾先生云:“刀法皆江湖门面语耳!”画法亦然,名家一出,画法一变,画成法立,后之学子,则奉为家数。实惟“道法自然”方是一句无上受用之真言。故而切冲自如,横竖如常。画家皴法亦如是。随心就势,妙造自然,胆敢独造,则成就一人家数。抱石先生以旷世之才,画成法立,后人以姓氏为皴法立名,惟先生一人而已。前人有长笔披麻皴、短笔披麻皴、乱柴皴、解索皴,合而为之放笔直刷即可成势。抱石先生皴法则刷画法。前人之鉴在焉,人人皆可学习,然胆识不同,成就各殊。后之学子苦心钻研笔墨技法,以求别开生面,岂不知更重要之修养和历练则在画外。

  学子问学多问法,不问理,何耶?法易理难。法易闻知,而理不易真会。作画时法易施之纸上,理则难以化诸笔端,故先贤告之后学,先明理,可不妄行。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少年时读书,见王麓台“笔下金刚杵”,王石谷“笔力能扛鼎”,无限仰慕,亦不知如何学法。待与时俱进,方知非以力学,力不能得,而以气行,以气得之。以力行则粗疏霸悍,以气行则精光内蕴。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八大山人曾于整纸之上画一尾游鱼,只此一尾而已,然千里烟波之势已成,孤独徜徉之态顿生,无依无助之情立现。此是情、是识、是胆,尽虚实之妙,是生活之经典,亦绘事之经典。经典久违,令人感叹。

  老舍先生曾以“蛙声十里出山泉”句请白石老人作画,老人遂写以乱石流泉,泉中数尾蝌蚪顺流而下,不画蛙而令人自生遐想。画外之意从几笔远山中沿溪而出,画面丰满,墨块与线条互用,极尽笔墨之能事。与八大山人游鱼不同,此又一种虚实大法,从千年文化传统之中,活化得如此神妙。绘事传承,文化精神,时人当从中多有领悟。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包安吴曰:“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于目而有据,故拟与察皆形质中事也。”书画中之神妙不可名状,故曰难名。书画中之能事可以历数,故曰目遇可以辨析。

  王右军作草如真,作真如草,观“兰亭”“十七”二帖可见端倪。包安吴云:“可为百世学书人立极。至若书写时用意飞腾跌宕,筋摇骨转,无一笔板刻,然其用锋洁净,又悉归平正。”此言浅意深,座右常记,当有裨益。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宗少文著《画山水序》,是知者。宗氏曾涉荆巫,登衡岳,结庐于衡山,尝言:“名山恐难遍游,惟当以澄怀观道。”其旨在“澄怀”,其意在“观道”。吾辈今日能澄怀否?潘天寿先生诗云:“正从平淡出神奇,高品原来不可师。”道出书画神妙之要素,乃在不可师处。如何追寻,由不可师变为可师?读书蒙养,气质变化,画品自高,此处聊为潘翁语作一注脚。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据德依仁,游心兹艺,故所作无不曲尽其妙,是得“从心不逾矩”之道也夫!绘事者据德依仁之余也。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王右丞诗名满天下,其画名亦满天下,董思翁推为南宗第一人。东坡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心中淡泊,故画中有文气。潘天寿诗云:“须知雪里甘蔗树,早证散花说法时。”是为解人。

  王右丞有诗云:“前身应画师。”当时画师地位卑下,诗人地位崇高,人人景仰。以王右丞之地位自比画师,不知诗人作何想法,此余不解之处一也。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董寿平先生画松乃平生绝学,老笔雄健,气势开张,其画松针时手握双管,应手而出,气傲烟霞。史传张璪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时人惊为绝技,可惜已无真迹传世。董公远接张璪,变文字为画图,阐幽发微,实有功于画坛者。

  董思翁笔墨儒雅,风流蕴藉,意境高简,独步一时,文人画之正传不虚也。

  思翁山水不著一人,空旷疏阔,雅淡平实,于郭河阳所倡可游、可居之境外另辟一番景象,二家之妙在出世入世之分合。(作者 吴悦石)


(责任编辑:李滋泉)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