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蒋云龙在蜂场采访。
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大凉山采访“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5592观察哨进行拍摄。
光明日报记者常河在蒙洼老观乡草莓采摘园采访。
法治日报记者翟小功采访执勤民警。 本组图片均由《中国记者》编辑部提供
中国日报记者王小予和樊子豪采访老党员。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若辰、莫鑫
2020年,实“鼠”不凡——
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书写抗疫史诗,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这一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消除了绝对贫困,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021年,众望所“牛”——
“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跨越千山万水,触摸时代脉搏。每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每一处鲜活的新闻现场,都有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身影。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新时代的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既传承、弘扬先辈的百姓情怀、人民本色,又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实战中练就了“十八般武艺”,朝气蓬勃地挺进主战场。他们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忠实履行职责,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
2021年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吸引了广大青年记者的热情参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交了923件参评作品,涌现出一大批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精品佳作。
平凡中的不凡
“从平凡人的生活里,更能读懂中国故事的精彩”
人民日报记者王锦涛采写的《甘肃甘谷县西坪村:山沟里好消息连连》,村民朴实的话语、村里发生的朴实故事,再加上记者运用的朴实文风,让文章“土味”十足。但这种“土味”,原汁原味展现了村里好消息不断带给村民们的喜悦,记录了中国决战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大潮中的一个真实片段。尤其是村民王国平坚韧地创造生活改变命运的故事,通过记者的文字,读者看到了一线扶贫干部的工作付出,也看到了村民们的辛勤奋斗。
2月初,春运刚刚开始,新华社报道《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在《新华每日电讯》推出后,迅速“刷屏”,甚至“破圈”“出海”。主人公巴木玉布木的脱贫故事,以及她那令人欣喜的生活变迁,跨越时空,如一缕暖阳,击中人心,是脱贫攻坚最生动的故事。
“用朴实、真诚的语言讲好故事,就一定能打动读者。”两位记者周科、李思佳谈起这篇报道时说。
春运、回家、命运……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在“春运母亲”的故事中收获感动;每个人读完这篇报道之后,都能感受到个人与国家的同步脉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报道《“遗书”里有什么,让儿子一夜长大?》,同样带给人们“共情”:
2020年春节,湖北武汉退役军人、出租车司机李定平成为一名战疫志愿者。临行前,他写了一封“遗书”留给儿子李安阳。
“如果我感染了,里面会告诉你怎么做……”叛逆期的儿子,读到父亲的文字,似乎一夜长大,也更理解深爱他的父亲,“以后我也要当陆军”。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个父子间“融化坚冰”的细腻故事,使受众不自觉地为抗疫英雄“点赞”,也为自己父亲那些曾经的了不起“点赞”。
中国青年报记者两次到中建五局安徽公司实地探访,写下《这个春节,年轻建筑工人赶工“人造太阳”》,记录了升起“人造太阳”的年轻工人们的“小家大梦”。
“我是在工友的帮助下才翻过铁丝网架,踏上石头堆,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泥土才能到达工人建设一线,聆听工人的心声。每天的采访我的胶鞋也和他们一样沾满泥土,每天也和他们一起走三万多步,不这样,怎么能感受到他们的辛苦和执着呢?”中国青年报记者王海涵回忆道。
每个奋斗的人都是英雄。正是一个个中华儿女的奋力拼搏、默默奉献,才有了今天中国的一派生机勃勃。青年记者们践行“四力”,走进了一个个平凡而了不起的心灵,用笔用镜头讲述着一个个平凡而了不起的故事,他们身体力行,尽显新时代青年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小切口,大视野
因为他们的记录,我们看见了,时光记住了
新春的故事,总与“家”相关。千山万水,千方百计,也要回家;千帆过尽,万象更新,家乡又有新面貌;抛却千般不舍,为了万家灯火,总有人坚守……
从众多践行“四力”的鲜活作品中,我们读到了很多“常在于险远”的故事,认识了平时“难得一见”的劳动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青年记者关美璐、刘笑宇、刘志丹等,来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拍摄了微纪录片《“5592”》《巡边天路》。
2020年初,西藏军区日喀则军分区在海拔5592米的高地设立5592观察哨,承担中印边防一线观察警戒任务。西藏军区岗巴营昌龙边防连全体官兵战风沙、斗严寒、抗缺氧,这个在乱石堆中建成的哨点,有力捍卫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乘坐4个半小时的飞机、4个小时的火车,再开5个小时汽车……当记者爬上5592观察哨,不足内地40%的含氧量,让他们领略到了常人难以忍受之苦。
为了真实还原日常巡逻场景,年轻的女记者跟着官兵,踏上海拔5943米的冰川巡逻路,刚出发不到半小时,她就喉咙冒火、体力不支。而这条路,官兵们平时一走就是8个小时。
让孤独的英雄被更多人认识、理解,让更多的奉献者坚守者进入大众视野,源于记者践行“四力”的重要使命。
在横跨贵州省毕节市乌蒙山西溪河大峡谷的成贵高铁西溪河大桥上,刘勤兵、杨焱彬、刘续等几位新华社记者跟随桥隧工,爬到距河面255.7米的桥面上。
255.7米,相当于90多层楼高。透过用钢管搭起来的悬空步道往下看,西溪河像一条蜿蜒的长蛇,盘踞在刀切般的崖壁底部,峡谷高空的风格外大,吹得人摇摇晃晃。每天,头顶的轨道上,60多趟高铁隆隆驶过,运送乘客4万多名。
要用镜头表达这样的高铁桥,通过无人机进行特殊角度航拍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复杂的地形导致当地气流紊乱、风速极高,随处可遇的风切变让无人机飞行危险系数极高。记者们克服困难,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出现在短视频《255!空中漫步》里的画面令人震撼——白色的和谐号、蓝色的复兴号像利剑一般,高频率地穿梭在雄伟的西溪河大桥上。
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付明丽,深入乡镇采写的《开往深山的“一元公交”》;工人日报记者刘旭、陈俊宇、张卓卓、邵庆有、肖婕妤,走进营口航标处鲅鱼圈航标管理站带来的《5个人的190座航标》;新华社记者唐铁富,聚焦牡丹江站运转调车组职工的短视频《零下30℃!他们“挂”在行进的列车上》……记者们“走基层”的触角越来越深、观察越来越细,带来的故事越来越丰富、多元。
让交流活动组织方感到欣喜的是,通过践行“四力”,许多“小众”的劳动者走入大众视野,许多普通劳动者的奋斗凸显得不再普通。
群众的事,天大的事
俯下身、沉下心,报道人民群众的关切事
“新闻媒体走基层,最重要的也最难得的是‘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点出了交流活动的另一个面向。在基层行走,青年记者发现了很多切中群众痛点的真问题,回应社会关切,报道先进经验,推动社会进步。
“就地过年”如何留人更留心?是今年春节热议的话题,许多地方政府可谓是想尽一切办法为“留住人心”做好服务。
中国新闻网记者党田野,用镜头对准了西安一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刊发融媒报道《每天免费发数千碗臊子面,西安一市场美食“留人心”》,这处市场在年关将至之时每天发放数千碗臊子面给市场内的商户,使天南海北的商户即便“就地过年”也能每天都感受到一碗“热腾腾”的新春暖意。如此体贴、如此暖心的“留人”举措,为其他城市号召“就地过年”打了个样。
中国青年报几位记者在春节前后组团成立“梦想小队”,深入走访江苏7个不同年龄段的事实孤儿家庭。通过vlog、VR全景报道和沉浸式新闻等形式,记录这些孩子的成长,让事实孤儿这个群体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
“每个事实孤儿家庭背后,都有一段悲伤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身边还有事实孤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小康路上容易‘掉队’的群体。”中国青年报记者李超说。
新华社辽宁分社于也童、李铮、陈冬书三位记者,深入沈阳农村实地调查,揭露厕所改造存在的诸多问题。稿件《瞅瞅这“尬厕”,真气人、真愁人!——沈阳部分农村厕改问题调查》刊发后,社会反响热烈,直接推动当地政府召开整改专项工作会议,对农村厕所进行全面彻底排查。
更好看,更耐看
给青年记者更多表达空间和成长机会
“作为一个成熟的记者,出差所需要的装备很简单:长得都差不多的换洗衣服、笔记本1、笔记本2、笔记本3、充电宝、U盘,还有我任劳任怨的电脑。你以为这是全部了吗?不!作为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成熟的融媒体记者,还有OSMO、云台、小蜜蜂……”
这是新华社记者董博婷、于涛、刘兵等制作的vlog《牛年新春 “牛”行南疆》的开场白。包括此片在内的《新华社记者在南疆新春走基层系列短片》备受评委青睐。而这一系列短片为什么和评委“对上眼”了呢?
从2011年至今,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已经走过10年,今年组织方想来点“不一样”。从报道内容、手段到活动流程、优秀作品评选标准,都坚持融媒报道优先,给青年记者更多表达空间和成长机会。“南疆系列短片”就是洋溢着青春范儿的创新表达。
除了“有趣”“好看”,组织方还注重报道的“有料”“耐看”。
今年新春,人类和新冠病毒的斗争已满一年。从确定病原到疫苗药物研发,抗击新冠为什么离不开动物模型?猴子得不得新冠,这很重要吗?
中国青年报记者胡宁、程璨、刘世昕等围绕这两个问题,画了一组条漫。卡通画连接起古今中外,雄辩地解释了动物模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还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中国科学家敬业、专业的形象,让科技报道“不瞌睡”。
经济日报记者耿丹丹采写的《南疆脱贫村里话幸福》,在篇幅并不长的文字里,不仅出现了阿娜尔古丽、如克耶、刘洪涛等多个人物,并且以寥寥数笔清晰讲述了整个村庄的奋斗故事,令读者有强烈代入感。踩点、找人、捕捉细节、梳理脉络的报道全链条,完成得得心应手。
为了让稿件更加“耐看”,记者跟随驻村工作队一同走访入户,扎扫帚、喂牛羊、养鸽子……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展示乡村振兴密码。
光明日报记者徐谭采写的《三千里寻鹤记:迁徙的白鹤选择了美丽中国》,以日记形式,循着白鹤迁徙描绘生态变迁,移步换景,兼具现场感和代入感。
交流活动中涌现的优质、硬核报道背后的故事同样精彩。“中国记者”微信公号、“学习强国”平台推送记者手记,生动呈现报道背后的故事;业界大咖、学界专家给报道写点评,“除了讲优点,也必须讲不足”;记者可以跨部门甚至跨单位“组团”参与;每位参与记者都能看到其他记者的作品,“同台竞技”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相互启发……
秉持开放包容、引领青年的理念,新闻业界和学界也展开了对话:新闻报道的传播性与深度如何平衡?“网言网语”的边界如何把握?问题导向如何与轻量化表达撞出火花?
还有评委被报道打动,潸然泪下;或是被报道吸引,对相关话题产生浓厚兴趣。
每一篇报道都是“一个生命”——它是由记者用脚力跑出来的,用双眼洞察来的,倾注着记者的思索与智慧、情感与希望,能走进广大受众心里、刻进历史竹简里,成为照亮奋进新时代的温暖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