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说累,不要说孩子,就是成年人如果一周七天、每天起早贪黑,所有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朝着一个目标奔跑,早晚会累趴下。即使勉强跑下去,一旦被限定的道路变得无比的狭窄,或者换一条跑道,就会无所适从。
我们不否认努力奋斗的价值,只是希望看到生活的丰富多样,并活出自己的人生。心理学发现,严格的自律如果是出自于外部的要求,一旦做不到,就会产生对自我的强烈的谴责,并且陷入深深的羞愧和厌恶。以学习成绩为唯一导向的学习者甚至会逃避学习。而可持续性的自律是意识到自己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愿意付出相应的积极努力,遇到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
如何形成可持续性的自律?首先要整合外部要求和内在需要。比如现在高考加大了语文的分值,为了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就必须长期坚持阅读。如果是老师要求学生每天要看一本书,并上交阅读笔记,那就很容易变成一个硬性的任务,导致学生厌倦阅读,为了完成作业而阅读。如果,学生能把目标化为“通过更多的阅读提升自己”,并告诉自己:“我喜欢阅读,阅读多少本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享受阅读,每天阅读让我获得知识、扩大视野、有助于人生的成长。”认同阅读乐趣,才更容易持续。
相反,有一些学生感到很累是因为顺从外在的要求,对学习缺乏发自内心的热情。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因为这样会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赞赏,但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需要”这样做、“想要”这样做。他们面对着成绩的压力,会很努力去配合,但是有可能带来高昂的代价,因为他们集中精力只是想要取悦他人、让他人满意,并没有把外在的要求跟自己人生的追求统一起来,更谈不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一旦外在不是给以肯定,而是否定,就很可能承受不住打击。
其次,对自己的努力表示肯定。认可自己做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经常在内心里鼓励自己。考试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学习的全部,学习是多种多样的,某一个学习任务完成得不理想,不等于人生的失败。
第三,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对自己的要求,给自己留出放松的时间。比如说节假日,就不必每天都严格作息,允许自己有些休息和娱乐。
心理学家发现适当的“逃避”学习任务和间歇休息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比如长时间做题会感到精疲力尽,那么可以在学习期间刷几分钟手机、看看短视频、听听音乐,或者去球场打球、操场散步啊,甚至睡个懒觉、泡个热水澡,都有助于“满血复活”,继续学习。
认知科学认为,如果人长时间执行一项任务,大脑会逐渐适应这种持续的刺激,对工作目标的注意力会减少,但是短暂的注意力转移可以让大脑再次被激活。有这样一个持续40分钟的实验,一组学生中途短暂休息两次,另外一组不允许休息。中间休息的学生能对任务始终保持专注,而不允许休息的学生注意力出现下降。
当人们适当放松之后,反而能够提高记忆力和创造力。脑电波研究也发现,人在放松的情况下,大脑并不是就不工作了,大脑处于一种分散模式,有助于激发创造力。比如说写作文的时候卡壳了,你去看点儿其他的书或者看一集喜欢的影视剧,可能就会有好的想法。
发呆、做白日梦也是有价值的。孩子发呆常常会被当作偷懒,但其实白日梦也是灵感的来源。无论是从事艺术创作还是科学研究的人,均可在白日梦中得到灵感。在弗洛伊德看来,文学想象就是来自幻想或白日梦,用来满足遭到压抑而无法实现的愿望。自律不是自虐,放松不是放纵。
如果只学习不休息,或者把学校学习当作人生的全部、把考试成绩看成唯一的追求,那么就可能造成严重心理失衡。心理学还有一个词语叫做“心理解脱”,意思是:人们在应对强大的压力时候,会借助一些偷懒的手段,其实是进行一个精神的缓冲期,避免遭受更严重的消极后果。
休息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生物学发现,成年人在清醒的时候大脑会有一个交替的活动周期,大约90分钟的高频脑活动,接下来就是20分钟的低频脑活动。所以,经过四十五分钟左右的学习时间,留出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上两节课之后有个大课间,每天有体育活动时间,都是合理的安排。如果占用课间休息和体育课来补课、写作业,就得不偿失了。
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给孩子留出适当的空间和时间都是符合人性和科学的。在鼓励孩子奋进的同时,允许适当“偷懒”,劳逸结合,保持人生的弹性,给人生留出余地,更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给孩子一个发呆的空间,给他一段自我摸索的时间,让他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孩子才能葆有蓬勃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创造力。(李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