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月10日电(记者陈静) 500年前的儿童是如何看图识字的?15世纪的中国启蒙教材是怎样的?10日,“湮没的故事:图文识字课本的传奇”第五届教育影像展开幕,现场呈现了全本《新编对相四言》。
展览以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图文对照蒙学课本——《新编对相四言》的发现为线索,对蒙学课本的出现和发展做了追溯。据了解,《新编对相四言》比17世纪出现的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编写的《世界图解》至少早了约二百年。
现场呈现的全本《新编对相四言》无撰者姓名及出版年代,不少学者对其出版做出过考证,如张志公、商伟、唐晓云等。原上海书店出版社副社长唐晓云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千年来中国古代的文化在很多领域都是领先世界的,展览将这本书和书背后的故事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们能够重新体悟中华文化智慧、树立文化自信。
据了解,现藏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的《新编对相四言》为1436年刻本,2015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影印本。唐晓云指出,早在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能够编出领先世界的识字教材,包含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图文对照的形式,让儿童吸取文化,既符合年龄特征,也符合心理特征。
《新编对相四言》等对相杂字教材,以平民子弟日常实用为目的,摒除空泛的说教,反映灵动的生活色彩,将识字、知识、职业生活融为一体,在传授与农工商有关的实用技艺过程中,成就了一种经数百年历史变迁、嵌入生活而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据悉,对相杂字教材对后世教科书普遍采用插图方式,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图画识字的教学方式绵延到了现代教育之中。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秦时代,中华大地就出现了供儿童识文习字用的蒙学教材到了南北朝、隋唐,识字教材分为了两路:一路是今人熟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它们为当时官方所承认,编法雅驯,士大夫们推崇备至;另一路是主要流传于民间,汇聚日常生活实用中所见所需字词,按类组织编撰而成的非正规识字读本,宋朝以来广为流行,统称“杂字”。
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了清嘉庆年间,京都老二酉堂刊行,为旅蒙商人更好地同蒙古人民交往而编写的图文对照、满汉同文的识字教材《新出对相蒙古杂字》;1912年广记书局发行的《绘图中西日用杂字》,涉及涵盖天文、地理、花鸟鱼虫、生活百科,尤其后面英语部分,用汉字标注了音标发音。这种“洋泾浜”口诀的英语学习方式,也成为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教育见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后,为配合农村扫盲教育,中国编写了各类杂字教材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如1957年辛安亭编写的《农村日用杂字》,1983年朱起编写的《新编绘图庄农杂字》等,贴近工农生活,契合了农村文化教育和生产事业的需求。
此次策展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表示,《新编对相四言》中的文字和图像所反映的物质文化不仅仅是在“被看”,其实也在“回视”着我们今天的解读者。因为对相四言、对相杂字所代表的“物”和背后的意义,其实也反映着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物的意义和功能。“这些成为了我们历史的记忆、情感,以及生活意义的负荷物,也铭刻了时代和地域的印记,散发着迷人的历史的气息。”
据悉,展览通过围绕主题的实物、图像、影像、游戏、主题沙龙等形式,立体鲜活地展示与挖掘了丰富的知识世界、精神世界及其发展历程,把各个时代有关农业经济、商业活动、百工技艺及其市井生活的图像加以时间序列连接,这些图像符号将成为今人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另一种窗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