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引领“国际商务谈判”一流人才培养
——访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陈忠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积极落实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工作精神和要求,推进“国际商务谈判(含国际商务谈判模拟)”(以下简称“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提升专业师生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和认可程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开放型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忠教授领衔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团队,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与交流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立足育人使命,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具有法治意识、社会责任、道德观念、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项目团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团队教师充分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教学目标中引入思政元素,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思政素材,在教学方法上突出思政特色,更好地发挥“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功能。
在教学目标方面,围绕课程思政所要求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系统梳理和创新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教学内容是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载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实践性与案例式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注重采用研讨性、辩论性教学,培养学生辩证、系统、创新的思维方式,在理论思辨、观点辨析、交流争锋的过程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掘与融合,形成育人特色。
二、理论与实践并重,务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满足企业需求,从“课程思政”和提高学生谈判实践能力入手,课程团队制定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教学策略,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该课程改变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向授课体系及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通过聘请行业企业资深人士授课并指导竞赛,借助企业真实的谈判案例进行集中性模拟,以弥补校内实验条件的不足,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对谈判策略与技巧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商务谈判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结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谈判案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效,树立正确的谈判观。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教学策略也很好地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中,线上教学包括通过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公共平台以及学校教学云平台进行视频学习、完成作业、参与论坛讨论等。线下课堂学习包括课前引导案例、互动性授课、分组讨论汇报答辩、项目研究以及参加各种全国性商务谈判比赛等方式。
举办外贸前沿发展专题讲座,提升师生国际经贸素养
三、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国际商务谈判一流人才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国际商务谈判”这门课程力求将学生培养成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该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实施中落实立德树人,渗透课程思政,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应用能力培养,掌握基本的谈判方法、技巧及沟通艺术,能达到帮助学生树立忠于职守、平等互惠观念和团队精神的正确谈判观,培养横向方面有广博的知识、纵向方面有较深专业知识的“T”型人才。学生参加全国性赛事,多次获得一等奖。学生赴福州市进出口商会的50多家会员企业实习或就业,获得一致好评。2018年课程所在团队获批福建省省级教学团队,陈忠教授牵头编撰的“国际商贸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案例”入选福建省本科高校应用型建设案例。2020年“国际商务谈判(含国际商务谈判模拟)”获批福建省一流本科线下课程。
赛课有机融合,推进教学模式创新
在推进“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团队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坚决防止出现“贴标签”“两张皮”的现象,将课程思政深入到意识、转化为行动、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核心内容。 (文/李昌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