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艺术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持续改革打造文化金名片 这个院团“很有戏”

日期:2021-06-18  来源:浙江日报

  作为全国348个地方剧种之一,婺剧近年来风头正劲——

  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来自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下称“浙婺”)的演员楼胜拔得头筹,成为该院“摘梅”第4人;去年,浙婺《信仰的味道》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部”重点扶持作品;五上新年戏曲晚会,四登央视春晚……

  台上的精彩离不开台下大刀阔斧启动院团改革、心无旁骛从事创研、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浙婺,正努力成为全国地方戏院团的排头兵、蜚声全国的浙江文化“金名片”。

  从人到剧“大换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婺剧的关注度越来越低,浙婺和其他传统地方戏院团一样,走入低谷。

  困境中,浙婺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1996年,浙婺公开竞聘选拔人才,名不见经传的“龙套演员”王晓平凭借较强的市场意识当选副团长;两年后,院团改为总经理负责制,王晓平又被任命为总经理。

  有戏演的院团才有出路。婺剧拥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点,王晓平就和同事去茶馆和剧场“蹲点”找灵感。《杨家将》《白蛇传》……老戏新作、引进新剧目,他们连排好几台大戏,每场演出都有知名演员担任主演。同时,他们以中小学校为切入点,从课本剧入手,将可看性较强的课文改编成剧本,在乡镇学校打开市场。

  为适应市场,浙婺又增挂了金华市三农艺术团、金华市歌舞剧院两块牌子。演出节目以婺剧为主,增添歌舞、小品等;形式上,大剧场、小舞台、流动演出车,灵活多变。第二年,市场给了浙婺最好的回报——演出场次从一年20多场升到100多场,触底回升。

  “不拘一格”,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对浙婺的评价,在人才的培养上,浙婺别具特色。“人才的高度决定艺术的高度”“再缺钱也绝不缺在培养人上”是在浙婺经常能听到的两句话。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二度梅花奖获得者,陈美兰不到40岁就开始逐渐把舞台让给学生,“一个剧种的发展,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 她的学生杨霞云,32岁时就获得梅花奖,对老师的传授很是感激。一出出经典婺剧剧目,在两人的传承中变得更为精益。

  “上台演一场的收获,大于台下练十场。台上老师带着演,下来后还能再帮着指点不足。”刚刚摘得第30届梅花奖的楼胜说,自己的进步,着实得益于院团提供的诸多演出机会。如今,浙婺不少经典大戏里,主演都是80后、90后。

  新剧老剧齐创新

  虽然演出市场整体受到疫情影响,但眼下的浙婺又高速运转起来。采访当天,记者来到中国婺剧院三层大剧场时,里面正热火朝天地搭台,为上海民族乐团的一场大型演出作准备。

  浙婺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严立新介绍,婺剧院大小剧场加起来,每年演出能达到300场次左右。这里已经成为集歌剧、舞剧、戏剧、交响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演艺中心,为水陆婺城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剧场有两大功能,一是把剧团的好戏演出来,二是把好演出引进来。”王晓平认为,好器配好酒,精品剧目才是核心竞争力。传统与创新并重,边创新老剧目,边发展新剧本,成了浙婺发展的法宝。

  大多数人观念中,戏曲是中老年人的“标配”。但浙婺却另辟蹊径,越走越年轻,甚至常有年轻粉丝追着浙婺的巡演到处跑。浙婺的“秘诀”是:内容要跟得上时代审美,演员更要年轻化,舞台上也要多运用年轻人喜欢的现代造型艺术。

  名剧名段,在保留底色的基础上融入当代色彩。以婺剧经典代表作《白蛇传》一折为例,通过再度加工提炼成青春版,剧情变得更精彩紧凑,表演性更强。比如,楼胜饰演的许仙,以跌、扑、翻、滚的华彩身段,达到了“文戏武唱”的佳境。青春版《穆桂英》、改良版《火烧子都》等也深受年轻观众喜爱。

  此外,浙婺大胆借鉴话剧、电影等艺术手段,从编、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突破,创排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创新剧。如大型新编历史剧《宫锦袍》,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10部重点扶持剧目,填补了浙江8年来在这一奖项的空白;现代戏《血路芳华》,获第十三届省戏剧节新剧目大奖;《基石》《忠烈千秋》《白兔记》等6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记者 郑梦莹 沈超 共享联盟金华中心站 苗青)


(责任编辑:李子怡)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