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寄语:
人生来的天性就是追求真善美!求知、想好、爱美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唯有在这三方面最大限度协调发展,生命才能实现美好幸福。人如一棵花草,要根茎叶花实都得到均衡和谐的发展,才能长得繁茂有生气。
美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论语》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儒家教育的宗旨。但美感教育并非人们吃饱穿暖后的奢侈享受,而是如同水和空气一样,迷漫包围在我们的生命各处,使每个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可以吸收到,并推动我们生命向前的鲜活力量。
脱离世俗的眼光桎梏,换一个全新角度,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品读朱子诗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审美力给我们的生命注入全新力量,如同得到源源不断的生命活水一般。我们会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价值,这世界值得陪伴美好走一遭,你依旧鲜衣怒马是少年,策马扬鞭不孤独。
“审美力,是一个人是核心竞争力”,是新华网文化频道自2020年推出的美育口号。第一档栏目是新华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大剧院共同推出的【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点评,也欢迎您加入“审美力的大家庭”。
不知不觉已一起走过一年时间,我们将继续为您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由艺术名家为您奉上一堂堂妙趣横生的文艺欣赏课,带领您在不同艺术门类中自由驰骋,充分体验艺术的美。
——新华网文化频道主编 袁思陶
199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赵丽蓉演绎的小品《如此包装》火遍大江南北。“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啊看谷秀啊春打六九头”这几句以戏曲改编的“说唱”几乎人人都会模仿两句,这段经典唱词在80、90一代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让观众领略到评剧的魅力。
《审美力·艺术微课堂》第六十九期,我们邀请到中国评剧院著名生角、国家一级演员王全有,带领大家“听、学、品”,感悟评剧艺术的魅力。
赵丽蓉(左)、新凤霞(中)演出评剧《花为媒》
赵丽蓉(左)、新凤霞(右)演出评剧《刘巧儿》
上个世纪末期,作为农闲时为数不多的休闲娱乐方式,“莲花落”这种说唱小曲为贫苦农民带来了诸多欢乐。此时一些民间艺人为了让表演更加精彩,融合了诸如蹦蹦戏、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艺术形式,把莲花落进行了改革,并从农村走入了城市,将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鲜活剧目搬上舞台,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据《评剧简史》记载,早期评剧曾用名“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由著名剧作家成兆才率领的庆春班创作并唱响了多部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如《花为媒》《杜十娘》等,不仅得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和刘鸿声“大有前途”的评价,同时也名扬京津唐和东北一带。
随着平戏发展壮大,为了把名字与京剧(北京曾称北平,所以京剧也曾称为平剧)区分,遂在“平”前加一个“言”字旁,取评古论今之意,“评剧”就此诞生。作为汉民族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评剧位列于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并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剧发音的特色是“枣核腔”(“两头尖中间鼓”,即字头字尾尖,字腹鼓)。
评剧的代表剧目:《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