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国际社会对中国减贫实践高度赞扬。在如今这样一个“读图时代” ,一图胜千言的例子不胜枚举。一段时间以来,广大摄影人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积极将镜头对准脱贫攻坚一线,聚焦全国各族人民生活的发展变化,脱贫攻坚题材摄影创作繁荣、精品频出,广大摄影人还积极将摄影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践相结合,交出一份时代的答卷。
沾满泥土——长期关注出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扶贫工作队和驻村干部工作时指出:“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这同样适用于文艺创作。在我国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一批又一批摄影人怀着舍我其谁的精神,长年累月深入火热的生活,将镜头对准脱贫攻坚。从他们的作品中,人们或能看到党和国家脱贫富民政策的落地结果,或能看到当地老百姓生活改善后洋溢的幸福笑容,或能看到当地还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创作理念与方式上,许许多多的摄影人选择回归到摄影最基本的功能——记录,用平实、冷静、客观的方式去全方位记录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
自2016年起至2020年的4年间, 《新京报》摄影记者陈杰多次深入大凉山,先后9次探访悬崖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他用影像见证了悬崖村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易地搬迁的历史性转变。长期的跟踪拍摄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关注,也带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悬崖村的改变中。无论是对悬崖村的宏观观察,还是对人、物的细节特写,陈杰的拍摄都成为了摄影介入社会发展的又一代表性案例。摄影人尹永宏拍摄的一组反映乌蒙山区贫困户搬迁进城的摄影作品《不应回归的迁徙》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多年来,尹永宏先后数十次到会泽县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深入拍摄,搬迁当天住帐篷,深夜不睡,凌晨即起,正如他自己所说:“不要‘好高骛远’,而要立足自己脚下的土地”。
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协、中国民协主办的“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则是一项有组织的长期拍摄项目,项目中的15支创作小组由50多名资深摄影师组成,分别深入位于我国西北、西南、华南、东北等多地的贫困县乡,进行为期两年的摄影创作和报道。期间诞生了如摄影家于文国拍摄的宁夏西海固系列作品,他于2017至2019年先后5次前往西海固,对当地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等状况进行了深度采访和拍摄。参与该项目的摄影师有着相同的工作目标——重视收集档案、充分调研、坚持立体多元化创作等,他们既为贫困地区的脱贫之路留下影像遗产,也用他们细致入微的调研成果为这些地区的脱贫、发展提出建议。
全民摄影——创作者身份多元化
脱贫攻坚涉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福祉。当下,无疑是“全民摄影”时代,摄影早已不是小部分人的“特权”了。综观脱贫攻坚题材摄影作品的创作者身份,多元化是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这也与脱贫攻坚是一项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的特点相符。而创作者身份的多元化,很大程度上也带来了摄影作品的多元化。近年来,从全国性的摄影行业组织,到各省区市,再到区县级有关部门,都纷纷组织、举办脱贫攻坚题材摄影作品创作及展览展示活动。中国摄协在前不久于河南三门峡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上举办的“一个都不能少——全国脱贫攻坚摄影展览”展出的作品正是广大摄影人和基层一线扶贫干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为民族奋进留下的炽热而凝重的记录。除了传统媒体十分重视脱贫攻坚摄影报道外,新浪、腾讯、今日头条等互联网企业也加入其中,与中国摄协等发起“感光计划”“萤火计划”“中国扶贫故事”等公益活动。中国摄协还通过各种业务培训、创作活动号召和调动了广大摄影人持续不断深入基层乡村,聚焦脱贫攻坚,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摄影作品。
进行脱贫攻坚题材摄影创作的,有新闻媒体人,有各级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有非新闻宣传单位的广大摄影师。如《工人日报》摄影记者王伟伟拍摄的专题《十万护工出吕梁》,用细腻的叙事方式,展现了贫困群众在参与免费培训精准脱贫扶助计划后,走出吕梁大山,走进大都市从事家政工作的经历;新华社摄影记者刘潇拍摄的《秦巴山区挥手告别绝对贫困》专题,展现了作为陕西脱贫攻坚主战场的秦巴山区,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和实现山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确保脱贫质量的过程;来自四川的女摄影家毛晓初用她的镜头记录了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宝峰彝族乡杏家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何文芳的感人扶贫故事,突出一位彝族女干部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怀,以及她对脱贫攻坚战的认识和责任。
一些爱好摄影、有摄影特长的扶贫干部也加入到了脱贫攻坚摄影创作中来,冷菊贞就是其中一位。自2015年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市场监管局来到双鸭山市饶河县小南河村当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以来,她义务记录小南河村的点滴变化,并从摄影的视角看到了商机,以独特的关东风情和民俗资源建立了一个集观光、摄影、农家乐为一体的旅游摄影基地。摄影人不仅用鲜活的画面,更通过带动相关经济效益为脱贫攻坚助力。在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图书馆派驻杨柳湾镇宋家榜村工作队员陈云峰的作品《英山县宋家榜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不误》中,摄影语言质朴无华,画面中群众戴着口罩开展生产,记录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开展生产的特殊场面。这样的摄影作品难以计数,它们的珍贵之处就在于这是来自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眼中的“第一现场” ,必然能丰富脱贫攻坚的影像档案。
饱含深情——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广大摄影人既用镜头记录脱贫攻坚的一个个事实,又通过摄影介入到中国正在经历的这场人类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进程中,他们的愿景不仅仅止步于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还在于他们希望能够用摄影助乡村振兴一臂之力。在创作中,广大摄影人不仅注重拍摄能展现脱贫攻坚过程、成果的作品,还十分注重挖掘能体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画面。
在摄影人赵青拍摄的《大山里的红裙子》专题中,一位位身着红色裙子的干练女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们是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众多创业女性的代表。红裙子来源于平利女子创业协会成员的统一着装。在赵青的镜头下,“红裙子”是这群创业女性的精神符号,也是创业女性自强奋进,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助力的缩影。中国摄协副主席居杨在拍摄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时抓拍到了男青年施俊正在轻轻亲吻新婚妻子的瞬间。此后每次调研,她都会给施俊一家拍摄全家福。两年间,施俊一家七口人,从原来只有80多岁的老奶奶独自在村里留守,到全家人陆续返回家乡创业,开农家乐、当乡村旅游讲解员、办理农村银行业务……透过居杨的作品,人们能够感受到在精准扶贫工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十八洞村的变化所发生着的人物命运的改变,看到当地村民在故乡的土地上,不仅找到了可以挣钱的工作,还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人们重新将乡村作为实现梦想和人生价值的精神故乡,这也正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
山西省委宣传部派驻到山西武乡县五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张国田还有另一个更知名的身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他用艺术家的眼光为五村谋划未来,从2017年开始,他带领老百姓开展义务劳动,治理环境卫生,修复窑洞,又在原本废弃的山坡上种满蜀葵,形成了一道乡村风景线。为探索“文化品牌农耕文化”的精准扶贫新模式,五村借助已创办18年的PIP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影像文化资源,以及被列入全县打造的十个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一契机,制订了建设集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休闲度假、生态养生、水果采摘为一体的PIP农耕文化综合体扶贫计划,形成了小庄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前沟艺术家驻地和禾田小镇三大综合体核心板块。这样的摄影人在具体实践中,积极用摄影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也正是广大摄影人的时代自觉与责任担当。(作者:范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