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旅游

宝墩遗址勾勒天府田园画卷

日期:2021-07-12  来源:人民网

  “此前考古人员发现宝墩时期的疑似水稻田遗迹,目前遗迹已进入鉴定阶段,如果能够确定,这将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水稻田,对了解成都平原史前水稻种植史具有重大意义。”在日前举行的宝墩遗址最新田野考古发掘成果会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工作站副站长唐淼说。

  据公布,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间的考古工作中,考古工作人员不仅发现了宝墩时期的疑似水稻田遗迹,还发现了同时期作为建筑构件使用的碳化竹片。

  位于四川成都新津县的宝墩古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成都平原上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定居生活的地点。宝墩古城还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的发源地,奠定了古蜀文明乃至“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经济基础。

  此前,通过植物考古,宝墩遗址发现了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黍、粟及其他植物遗存,通过不同遗迹水稻、黍、粟出土比例分析,确认了宝墩时期先民农业经济结构以稻谷为主、兼种粟和黍,同时采集野豌豆、薏苡属等植物作为食物的补充。

  然而宝墩先民是如何种植水稻的?当时水稻种植在哪些区域?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的考古发掘之前,这一切仍然是待解之谜。而就在这次发掘期间,宝墩工作站的考古人员在地面2米以下,找到一层水平地层,该地层从西北向东南发掘区外延伸。

  据唐淼介绍,该地层与常见的人类生活地层相比,较为纯净,又几乎看不到人类遗留的陶片、红烧土、碳屑等遗物,而且地层土质为淤泥。此外,该地层淤泥中有大量铁锰结核,而铁锰结核需要在饱氧与厌氧交替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这一信息提示我们该地层不是简单的湖沼堆积,可能与水稻种植有一定关系。”他说。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珍贵文化遗产,考古工作人员对于疑似水稻田区域,采取了大面积保留,小面积解剖的发掘方式,发现了1条与该区域相连通的水沟遗迹,1条疑似田埂遗迹,多处疑似水稻根窝遗迹。目前,2件土样标本植硅体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层中有水稻植硅体分布,并且是主要农作物类型。相关考古工作人员表示,从生物指标来讲,该地层已经基本可以判定为水稻田。

  “为了进一步验证初步判断,我们对该地层土进行了系统采样,将进行系统检测,通过对水稻、与水稻伴生的杂草群、土壤微形态的综合检测研究,加强对该区域为水稻田的认定。”唐淼说,如果检测结果是肯定的,这将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水稻田。

  从20世纪晚期开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陆续在宝墩等八座成都史前城址群发现了竹(木)骨泥墙基槽式居住型建筑遗存,这类建筑遗存也延续至了三星堆、十二桥文化时期,但由于成都平原偏酸性的土壤环境,截至去年以前,尚未明确发现残存的有机质建筑构件。

  这些成都平原上的早期建筑,到底是木骨泥墙,还是竹骨泥墙抑或是二者皆有?在本年度宝墩遗址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获得重大发现——在台地边缘倒塌的红烧土基址中发现了6枚4500年前的碳化竹片。

  “如今实物证据清晰明了,虽不能排除有木骨泥墙的存在,但最直接地证明了竹骨泥墙的存在。目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文物保护中心的相关人员已迅速介入到竹片种属鉴定、保护方式等工作中。”唐淼说,如今的田野考古早已不是田野发掘的“单兵作战”,多学科综合保护研究时刻准备解决田野发掘遇到的各种挑战。

  近年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成都平原宝墩时期人地关系“人类居住模式探索”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考古研究表明,在宝墩文化时期城内区域地貌多样,台地与低洼区域交错分布,最大高差约5米。而宝墩先民拥有智慧,因地制宜,对城内各种的地貌采用不同的方式合理利用。

  唐淼认为,宝墩先民居住与生产生活的空间模式与如今的川西林盘的生活模式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川西林盘式生活空间模式,即是人群对冲积平原微地貌的一种适应性利用方式。通过近年对宝墩古城遗址微地貌的探索,可以一睹宝墩先民‘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他说。

  记者:李迪 陈科


(责任编辑:吕昊阳)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