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公益

接力义诊 奉献爱心 安贞医院医务志愿者为特困户病患捐款

日期:2021-07-12  来源:人民之窗

  今天上午(7月10日),由安贞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院、海淀区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11人医疗小分队前往白玉县接力义诊。安贞医院医护人员一行7人与同行的文字记者以实际行动向白玉县因病拖累的特困户病患加那一家捐助了爱心款。

  7月10日,是“同心·共铸中国心”首都医务工作者下乡义诊的第二天。经过近3小时翻山越岭的车程,医务志愿者来到白云县卫生站,卫生站里懂得汉藏双语的人员十分匮乏,而病患又很多。院长许尔雅·加羊扎西和副院长只能亲自披挂上阵,一个人为几个医生提供与病患交流的翻译工作。

  一个做了肝包虫手术不久,还带着吊瓶的父亲,带着一双儿女前来看病。他的爱人去年因肝包虫病,由董家鸿院士亲自做了手术,而他12岁的女儿也是肝包虫病患者,目前处于钙化观察期。最近女儿感觉浑身不舒服,颈肩疼痛,安贞医院的陶梅梅大夫一边给她做检查时,一边鼓励她要用正确的方法和姿势学习生活,还要面对困难,学会坚强。女孩感受到大夫对她的关爱后,瞬间泪崩。懂事的她知道父母患了肝包虫病手术后,家里没有了劳力,生活极度困难,还有一个5岁的弟弟也需要她给予照顾,自身精神压力巨大。

  安贞医院医务社工部,本次“同心·共铸中国心”果洛行领队张建科得知这个情况后,迅速跟安贞医院的医务志愿者沟通,大家纷纷表示愿意为这个特困病患家庭解囊支助,奉献一份爱心。

  作为本次跟踪报道的文字记者,也随安贞医院大夫们的义举奉献了一份爱心。虽然只是绵薄之力,但是爱心的力量不是金钱可以去估量的。

  (安贞医院曾荣大夫代表安贞医院义诊团队,将善款托付给白玉乡卫生站院长许尔雅·加羊扎西转交给加那病患一家  组委会供稿)

  (安贞医院捐助久治白玉乡特困病患的爱心志愿者(从左至右):柳扬 陶梅梅 张东凤 魏嘉洁 曾荣 陶振洲 张建科  组委会供图)

  连续两天义诊,记者留意到,藏区患者主要集中在全科、骨科方面就医看病。安贞医院骨科大夫柳扬异常繁忙,很多骨关节损伤患者在他的就诊室里候医。高反严重的他忙得喝一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常常是见缝插针吸口氧又投入诊疗当中。

  (安贞医院柳扬大夫满负荷工作,全身心为患者义诊 组委会供图)

  (安贞医院普外科大夫柳扬带病吸氧不下火线  组委会供图)

  全科诊台的病患也总是扎堆。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坑蓉大夫的义诊桌前,病人连绵不断,她带着北方人的爽朗与病人交流,为了给更多的藏族群众患者看病,她顾不得身边没有翻译,直接用肢体语言来化解了语言互动不畅的尴尬。

  (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坑蓉大夫正在义诊  组委会供图)

  据安贞医院心内科大夫张东凤介绍,目前心血管病占全国人口近1/4.这次来到果洛久治义诊,她发现偏远地区的医生、患者对这些常见病的认知极其有限,导致很多胸闷、气短、心悸的患者从未接受过相关检查。

  张东凤十分感慨地说,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下乡义诊意义非凡,她希望这样的义诊能够持续坚持下去。张东凤还表示,自己愿意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为基层医生进行心内科知识的基本培训,从根本上改变高原藏区的医疗现状。

  (安贞医院心内科大夫张东凤为病患进行义诊   组委会供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院的王海玉是一位口腔科护士长。这次义诊,牙科虽然没有派上用场,但却意外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块“金砖”。第一天义诊,她负责分诊工作,第二天义诊她又挑起心电图检查的大梁。卫生站一台没有开封的心电图机,硬是被她组装起来使用。她还亲和地指导卫生站的卫生员,学会使用操作心电图机,教会他们查看心电图医学指标。仅仅一个上午,经过她以身作则的传帮带,卫生站的护士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心电图检查这门技术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院口腔科护士长王海玉为病患做心电图检查 组委会供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院中心副院长曹丽娟,主要负责妇科病义诊。为了方便检查,她主动把白玉县卫生站的妇科检查床安装起来。她说,藏区卫生站缺乏检查妇科疾病的仪器设备和治疗方法,妇科炎症比较常见,她只能通过面对面义诊去给妇女们传递、普及健康知识,让她们日常注意和重视妇科疾病的防范和治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院中心副院长曹丽娟为病患义诊 组委会供图)

  第一天义诊,海淀区学院路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治疗全科医生谈亚利,全情投入。谈大夫第一次参加高原义诊,没想到第二天出现突发高反,且严重到整个人身体不支。为了坚守岗位,保持好的工作状态,她通过测量血压、吃药、吸氧硬是坚持了下来。

  (海淀区学院路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谈亚利高反坚持义诊 组委会供图)

  首都医务志愿者在这次“同心·共铸中国心”青海果洛行的义诊活动中,不惧艰苦环境,克服重重困难,为当地群众送医送药,义诊看病,为自己的从业经历谱写了一份值得永久存留的精神财富。(文/ 张放)

(责任编辑:乔方木)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