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马可河乡卫生院义诊点,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双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剂师陈思音一刻也没有清闲,和另一位医生共同完成了120多张药方的配发和审核工作。当天上午的义诊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1点多钟,10位来自首都多家医院的专家才去吃午饭。
北京市朝阳区双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师陈思音(右)在青海果洛州义诊时为当地群众分发药品 孙文振摄
“这是我第五次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每次义诊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欢笑、泪水,有许多经历和故事,更有遗憾。” 陈思音说。
2016年,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走进四川省甘孜州藏族自治州,陈思音随医疗组赶赴甘孜县。当时,经过长途跋涉,加上高原反应,让原本发高烧的她,更加地不舒服,但她仍然坚持上了海拔最高达5300米的达通玛牧区。
北京市朝阳区双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师陈思音(右)在青海果洛州义诊时,为藏族孩子分发巧克力 孙文振摄
“我们去的达通玛牧区义诊点,是甘孜县最远、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地区。当时,通村路还没有修好,我们乘坐越野车跑了两个多小时的路。村里也刚刚通电,没有什么信号。“陈思音说,回忆起第一次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的经历,很多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最让陈思音遗憾的是,当时因为没有信号,义诊团队“失联”了3天,而因为高原反应厉害、而她又患上感冒发起高烧等原因,她被送回了义诊大本营。“这辈子,我从来没当过逃兵,而那次义诊却意外当了‘逃兵’,这让我终生感到遗憾。” 陈思音说。
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在那次义诊过程中,陈思音的父亲过世了。老人家的临终遗愿,竟然是不允许家人通知她,一定要让她安心地完成这次公益活动。正是在这种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她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坚持完成了那次公益活动。
也正是从那年开始,陈思音成为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最忠实的支持者之一,每次公益活动,她不仅都圆满完成义诊任务,而且都会为义诊地区的群众带去大量食品和药品,且每次都会为困难群众捐款数千元。
今年也不例外,陈思音又为一位藏族老人捐款2000元钱。当老人用双手紧紧攥着她的手表示感谢时,她虽然听不懂老人的语言,但她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一份温暖与感动。
“每次看到义诊地区各族群众纯真的笑容和清澈的眼神,我们再苦再累也值了!坚持做公益,已经融入到我的骨子里。”陈思音说。
北京市朝阳区双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师陈思音(右)在青海果洛州义诊时为当地群众分发药品 孙文振摄
2017年7月,陈思音随同专家组参加了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走进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的义诊活动。她在出现严重高原反应的前提下,仍然坚持完成为期三天的义诊活动。在林芝察隅县人民医院的临时药房里,她每天调配处方500多张,为当地各族群众分发药品。
“我当时还带了一张我们院长崔宏亮女儿画的一幅画,送给了西藏的小朋友。院长虽不能亲身到西藏奉献爱心,但寄托着他对藏族群众深深的爱。” 陈思音说。
对陈思音而言,那年的林芝察隅之行,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察隅县是父亲当年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地方,那里埋葬着许多父亲为国家而战壮烈牺牲的战友。
“那次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既是为藏族同胞献爱心,又是为了祭奠叔伯们的英魂,我也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完成了父亲的遗愿,纪念我的父亲。”陈思音说着,眼里又盈满了泪水。(中国民族报 孙文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