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旅游

红色旅游正青春︱传承南泥湾精神 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日期:2021-07-2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29日电(徐宁)“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这首脍炙人口的《南泥湾》,唱出了当年359旅在南泥湾掀起的大生产热潮,更为后人留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如今的南泥湾,不仅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更打造出了乡村振兴的样板。陕北“好江南”的美景,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红色南泥湾 畅享文旅盛宴好去处

  延安南泥湾是南泥湾精神的发祥地。1941年,359旅的战士们士气高昂挺进南泥湾,把荒无人烟的烂泥滩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让这首经典民歌《南泥湾》家喻户晓,也让南泥湾故事被代代传唱。

  如今的南泥湾很不一般,已建成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成为集参观、旅游、红色培训为一体的教育基地。

  聚焦文旅产业,拥抱高质量发展。南泥湾开发区深入对接企业,开展了南泥南泥湾品牌计划、红色南泥湾文旅融通基地、南泥湾青少年研学基地、数字南泥湾、南泥湾军民融合产业园、南泥湾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全域旅游和生态康养示范区。传承359旅精神,大力推进全域红色旅游、教育培训、现代农业、健康养老、蓝色科技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旅游集聚区。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军垦、农垦的发祥地,南泥湾进一步整合红色教育培训资源,建成南泥湾教育基地南北校区和金盆湾青少年研学基地,成立南泥湾红色文化培训有限公司,成为弘扬、传承红色文化的高质量载体。

  数据显示,2020年,南泥湾接待游客突破80万人次,单日最高达到5.3万人次,成为网红打卡地和延安市民休闲娱乐后花园。

  绿色南泥湾 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南泥湾,好地方。走进南泥湾,一片碧绿映入眼帘,脚下草木青青,远山郁郁葱葱,天空蔚蓝,空气清新,开阔的视野即刻让人神清气爽。透过这美丽画卷,是南泥湾从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的奋进路。

  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南泥湾开发区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累计恢复稻田1500亩,水源涵养能力全面提升,水生动植物繁育栖息、蓬勃生长。2019年底,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成为陕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率达到38.94%。

  坚决打赢“碧水蓝天青山净土”四大保卫战。南泥湾开发区大力实施汾川河流域河道修复、九龙泉湿地保护、南泥湾国家湿地恢复等系统工程。在全域开展清洁能源推广运用、垃圾分类处置、乱排乱放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现在,水源涵养功能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植被覆盖率达到87%,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85%,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 325 天以上。

  坚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南泥湾加快推进规划区水、电、路、气、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镇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厕所革命,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让大美乡村与精彩城市交相辉映,实现开发建设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相得益彰。2020年,南泥湾开发区建成群众安置房46栋789套,改造农家院落345户、改厕267户,环卫、绿化一体化全覆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昔日大生产,今日大发展。传承“南泥湾精神”,南泥湾正奋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先行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等,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为的举措,续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篇章。


(责任编辑:周钵昌)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