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题:稳住外贸基本盘 展现开放新姿态——新开局跨境贸易便利化“再提速”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
5方面27项!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海关总署等十多个部门联合亮出一系列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细化举措,释放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基本盘的积极信号。
“十四五”开局之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1%,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迅速发展,成为外贸增势一大亮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发展势头良好,进出口总额为8867亿元,同比增长28.6%,为推动外贸稳中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稳住外贸基本盘,离不开一系列扩大开放、推动通关便利化的改革举措。
7月21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作出了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落实这一会议精神,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黄冠胜表示,各部门细化推出的5方面27项具体措施不仅有助于跨境贸易跑出“加速度”,也为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注入动力。
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通关全链条全流程;清理规范收费,进一步降低进出口环节费用;强化科技赋能,进一步提升口岸综合服务能力;高效利企便民,进一步改善跨境贸易整体服务环境;推进智享联通,进一步加强口岸跨境通关合作交流……
黄冠胜说,一系列改革开放举措积极回应了市场主体关切,折射出近年来我国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逐年提升。
——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精简。目前,进出口环节需要验核的监管证件已从2018年的86种精简至41种,减少了52.3%。在这41种监管证件中,除3种证件因为特殊情况不能联网外,其余38种证件全部实现了网上申请、网上办理。
——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据统计,2021年6月,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6.68小时和1.83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了62.34%和85.15%。
——清理规范口岸收费,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不断降低。自2018年以来,全国所有口岸均已经公开了收费目录清单,公布了收费标准,实现了明码标价,全国范围内已实现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向社会公示,提升了口岸收费透明度和可比性。
——口岸通关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目前“单一窗口”已实现与25个部门总对总的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服务全国所有口岸和各类区域,基本满足了企业“一站式”业务的办理需求,普惠服务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在世界银行跨境贸易指标全球排名已经从2017年的第97位大幅提高到了2019年的第56位,其中在进出口均为海运方式的经济体系中排名位列全球第7。
此外,海关总署先后出台外贸稳增长的10条措施,制定50条任务清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多措并举降低企业通关费用和内销成本,缓解企业的经营困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
黄冠胜认为,一系列硬招实招切实提升了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但“堵点”“痛点”和“难点”仍然存在,要实现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还需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更好激发跨境电商发展潜力。
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货难”长期令企业头大心累。为解决这一问题,海关总署从2020年开始全面推广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货监管措施,全力支持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卖全球”。今年7月1日起,将此前在北京等22个直属海关开展的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出口监管试点复制推广到全国海关,助力企业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
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党英杰说:“下一步,海关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支持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工作,优化跨境电商的监管与服务,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推进跨境电商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除了创新监管模式,我国还将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为跨境企业排忧解难。
据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可介绍,利用数据聚集优势,“单一窗口”与金融保险机构合作,有效解决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惠及企业20余万家。下一步,“单一窗口”将朝着便利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为我国外贸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