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传媒

思想觉醒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

日期:2021-08-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李兵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02日 02 版)

  “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电视剧《觉醒年代》表现了一代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上下求索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引的追寻历程。

  主创人员从1915年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创办《青年杂志》(翌年改名《新青年》)写起,描摹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推动新旧文化碰撞和各种思想传播,再现了先进青年和大众对挽救民族危亡和改造中国社会良方的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者并没有先入为主地将结论直接告诉观众,而是通过形象鲜明的人物描写,时而诙谐、时而激烈的戏剧冲突,让观众跟随剧情发展,明白了近代中国在最危急的时刻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该剧生动刻画了李大钊这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形象。毛泽东曾回忆:“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他是我真正的老师。”剧中,李大钊时常把自己对中国社会的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使观众理解了这句“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所饱含的深厚情感。

  该剧以陈独秀与陈延年、陈乔年的父子关系变化为切口,描写了兄弟二人如何从笃信无政府主义到转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变化过程。创作者使用一定笔墨再现了兄弟二人践行“互助论”的实验,从最初的信心满满到最终的实验破产,正是当时进步青年对各种主义和学说进行分析、比较乃至实验的一个侧面写照。剧末,陈独秀看到由陈乔年参与翻译的《国际歌》,象征了陈延年、陈乔年所代表的一代进步青年完成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

  该剧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进而酝酿、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立体化描写,阐释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客观历史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电视剧《觉醒年代》将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在建党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的建党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剧中的一场戏曾让众多年轻人热泪盈眶:1919年12月,陈延年、陈乔年赴法勤工俭学,陈独秀到广场为两个儿子送行。启程时间已到,陈独秀目送两位翩翩少年渐行渐远。此时,导演独具匠心采用平行蒙太奇的剪辑形式,将此刻陈延年、陈乔年二人的回眸一笑,与八九年后二人的画面交织在一起。今日此刻,他们怀揣理想踏上了赴法之路,去寻找救国救民的思想和主义。镜头转换,画面中出现的是一双拖着脚镣、血肉模糊的双足,正赴往血污横行的刑场。字幕分别闪现:1927年7月4日、1928年6月6日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看守所。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陈延年、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委员陈乔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日子。临刑前,两人回眸的笑容依旧灿烂,仿佛他们可以跨越时空、力透屏幕,看到如今的盛世中华。

  今年,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说:“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直击人心的那一幕,使观众深切感受到:今日的“平视世界”,是我们党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苦干实干而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血脉赓续相承而来的。

  时光荏苒,万象更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当我们通过电视剧《觉醒年代》来深情回望红色历史起点,当今日青年用齐刷刷的弹幕“吾辈当自强”来表达对剧中前辈的敬意时,我们真切感受到:唯有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才能开创属于每一代人的历史伟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帮助广大观众立体地了解和掌握伟大的建党精神,这正是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时7年精心打磨而成的时代价值所在。

  (作者为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

  2021年08月02日 02 版

(责任编辑:李佳萦)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