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窗_有温度 看世界
资讯news

“英雄试飞员”李中华:我心依然守护着祖国的蓝天

日期:2021-08-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8月22日电 题:“英雄试飞员”李中华:我心依然守护着祖国的蓝天

  新华社记者刘济美、赵婉姝

  “我选择与‘死神’对阵,但这并不是试飞员全部的价值。”

  每次给学生们讲课,李中华的眼中总是闪耀着希望的光,而那些关于歼-10飞机的试飞经历,也总能点燃学子们对飞行的向往与报国的激情。

  “我要把飞行的梦想埋在孩子们的心里。”2017年,“英雄试飞员”李中华退休了,他拒绝了很多企业的任职邀请,选择以中国航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开展航空科普教育。

  退休后的4年里,李中华已经给几十所院校讲过课,有时,他还要开车几十公里,专门去给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讲什么是飞机,什么是试飞。

  在李中华的柜子里有两样他最珍视的东西:一个是习主席亲手为他颁发的“八一勋章”,一个则是有所有歼-10试飞员签名的飞机模型。

  “开最新型的战机,做最惊险的动作,出最有分量的结论。”这是李中华选择成为试飞员那天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这也是对他20多年试飞生涯最全面的总结。

  飞行试验的探索性和真实性决定了它的高风险性,而试飞员也因此被公认为是“最冒险的职业”之一。

  1991年,当李中华以全优成绩毕业于中国试飞员学校时,正是海湾战争杀声正酣的时候,美军精确的空中打击,向世人又一次展示了空中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也就在这个时候,李中华成为担负中国新型战机——歼-10飞机试飞任务的首批试飞员之一。

  “对国家投巨资研制的新型战机,我们就是掉脑袋,也要把它飞成雄鹰。”在歼-10试飞期间,正是凭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李中华创造了歼-10飞机最大飞行表速度、最大动升限、最大过载值、最大迎角、最大瞬时盘旋角度速度和最小飞行速度6项国内纪录。在歼-10飞机试飞中,李中华65%的时间内飞的都是风险科目。而在他3150小时的飞行中,他曾20次空中历险,其中5次经历重大险情。

  “或许在很多人的眼里,试飞员的工作就是去处理空中险情,事实上,试飞员首先是科研人员。”李中华认为,试飞员在驾驶舱里的最高职责是体验航空器的真实性能,然后用最准确的操纵获得工程人员所需要的试飞数据。

  李中华执着地探索着歼-10飞机的性能,几次突破并提高了歼-10飞机的性能指标。“他是用勇气与智慧,推进航空器日臻完美。”时任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院长刘选民感慨,试飞员在空中哪怕很小的突破,对身处地面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曾经有航空领域的专家这样描述试飞员的“代差”:“第一代试飞员是勇气型的,具有‘蓝天拼刺刀’的勇敢;第二代试飞员是技术型的,试飞经验非常丰富;第三代试飞员是科研型的,他们不仅是新型战机的试飞者,也是设计研制的主要参与者。”

  李中华,就是这样一名科研型试飞员的杰出代表,在很多人眼里,他对飞机的理解,有时比设计者还要深刻,而现代战机的试飞任务,也呼唤全新的专家型试飞员。

  1993年深秋,俄罗斯国家试飞员学校迎来了李中华和他的两位战友,在短短一年的学习时间里,李中华和两位战友就掌握了所有试飞理论和两个机种、六个机型的驾驶技术,成为我国首批国际试飞员。

  在当时,李中华等人的学成归来,也极大地推动了歼-10飞机以及其他新型战机的试飞进程。他们不仅能试飞,而且能参与飞机的研制,他们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库伯·哈伯方法评定试飞等级,引入PIO敏感等级,把试飞战机的飞行参数、战技指标、性能做成图表,绘制出试飞曲线……这一系列先进的试飞方法加速了我国新型战机装备部队的速度。

  正是基于自己对试飞员职业的理解,2007年,李中华走上领导岗位后,亲自带出8名“科研型试飞员”,为高素质试飞员培养探索出了新路。2014年,空军筹建新型作战训练单位,李中华又带队走遍空军所有三代机部队,选拔出数十名尖子飞行员。

  退休后,李中华被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聘请为军委军事训练监察员,继续为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建设发挥作用。无论是交流试飞技术,还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李中华珍惜每一次到部队交流的机会。很多官兵听完他的授课,都不禁感慨,无论是对现代空战的研究还是对新技术的探索,李中华依然保持着敏锐的思维,从他身上,大家读懂了什么是英雄的品格。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铿锵有力。在大会现场的李中华内心也无比激动,“我虽已退休,但我的心依然守护着祖国的蓝天,时刻准备着,在祖国需要的时候……”


(责任编辑:李子怡)
【本网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人民之窗”,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有疑问请联系:peoplez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