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看上去虽好,但它也贵得离谱。近日,据媒体报道,即将在西安正式上线运营的“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总投资十多亿元。该项目一期规划具备300P Flops FP16(每秒30亿亿次半精度浮点计算)计算能力。
今年4月,“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工程总承包(EPC+O)及监理”招标公告发布。该招标公告显示,这个落地在河南许昌的项目总投资估算近5.3亿元,项目围绕“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计划建设102P Flops FP16的算力。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新基建”,已成为各地发展重要的着力点。然而动辄数亿、十数亿元的天价投资,若非地方财力雄厚或当地政府有足够决心,恐怕也不是随便就能担负得起的。联想到业界常将“降低AI门槛”挂在嘴边,真到了落地时,却一点都不“普惠”。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什么这么贵?
笔者分析,这背后既有地方应用需求不明确的因素,也有价格乱象作祟。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仅有深圳、武汉等个别城市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多数城市的智算中心还在规划或描绘蓝图中。作为一段时间内的“稀有物种”,地方在建设和规划过程中,希望能够借“十四五”规划的黄金窗口,尽可能建设一座更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彰显地方重视力度或增加城市知名度。
我国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曾表示,目前各地政府争先恐后地建设AI计算中心,应用并不太明确。而无论超算中心还是AI计算中心,最重要的都是应用匹配。地方政府建设算力中心的初心,应该是发挥其所长、做最适合的事情。
在各地如火如荼上马人工智能算力项目的背景下,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的价格乱象开始出现。此前已有相关报道指出,2020年城市A的智能计算中心,每100P Flops FP16的算力建设成本为7500万元,而2021年城市B同等精度下的100P Flops算力建设成本却高达4.6亿元,定位相同、功能相近的智算中心,建设投入相差达到数倍。
价格乱象背后是标准缺失。如前所述,目前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尚处于产业萌发期,供需双方均有各自的“算盘”,但却没有价格透明这“同一杆秤”。价格不透明,地方在建设智能计算中心时可能就会绕弯路、花冤枉钱。
今年7月,中科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该平台专门就AI计算中心建设价格乱象给出算力价格标准方案。该方案在综合存储、能耗、开发、定制、数据调度等一系列因素,并代入明确的算法标准后,得出100P FP16算力的智能计算中心(同时具备5P FP64、25P FP32算力)的基础设施价格约为1亿~1.5亿元。
经过了多轮潮起潮落,如今的人工智能发展正进入全新阶段,社会对算力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而要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真正爆发,低成本算力或普惠算力供给无疑是关键助力。在智能化大潮的机遇期,行业急需切实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开展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以公开、透明的方案匡正价格乱象,这样才有助于人工智能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赵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