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饭圈”乱象引发各方关注。应援打榜、刷量控评、高额消费等错误行为,令有识之士忧心不已。据报道,“饭圈”群体中有不少是“95后”“00后”甚至未成年人。乱象的形成,与资本的无序扩张、平台的肆意炒作、艺人的品行不端,以及文娱行业不良风气蔓延、网络治理手段不力等都有关系,但也从深层次反映出青少年心灵世界的文化焦渴。
抵御和消除畸形“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需要破立结合、标本兼治、双管齐下。一方面,开展针对畸形“饭圈文化”的综合治理,遏制资本养星造星、数据造假等行为,关停造谣炒作、恶意营销的自媒体,加强文娱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筑牢红线底线意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健康的文娱环境。另一方面,更应加强优质、健康的青少年文化建设,运用多种调控手段,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青少年文化生产资源,建立健全高质量青少年文化供给机制。
挪威戏剧家易卜生说过,童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如果任凭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被畸形“饭圈文化”占据,那么,收获的就只能是迷狂情绪、暴戾之气和拜金主义。相反,提高青少年群体优质文化供给,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满足青少年文化需求,把青少年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扣好,才能筑牢他们抵御畸形“饭圈文化”等负面文化侵蚀的屏障,增强他们对低俗、恶臭文化的免疫力。
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阶段。优秀的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是人们青少年岁月难忘的记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影《小兵张嗄》《闪闪的红星》,八九十年代的电视剧《小龙人》、儿童文学《皮皮鲁和鲁西西》,滋养了几代少年儿童的心灵。反观当下,青少年主题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不论在数量规模还是质量品味上,都存在较大缺口。加上“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焦虑,导致补习班占据了中小学生绝大部分课余时间,进一步压缩了青少年健康文化活动的空间。
青少年优质文化建设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是一项耕耘在当下,收获在未来的灵魂事业,也是一项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民心工程。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当代社会,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深度交融,在增强人们社交欲望的同时,也提供了便捷的社交方式,使趣缘纽带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青少年作为网络空间的“原住民”、网络文化的“先觉者”,很自然地亲近一切伴网而行、倚网而兴、因网而生的艺术样态和文化活动。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成为畸形“饭圈文化”滋生蔓延的温床,也可以成为健康优质的青少年文化蓬勃成长的园地。因此,在发挥好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和文艺行业组织作用,调动文化类企业投身青少年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开发积极性的基础上,应积极把握和运用“用户生产内容”的互联网文化特性,尊重青少年的文化首创精神,提升青少年群体的互联网素养,激发其文化生产主体意识,提高其在网络空间进行文化生产、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开辟出真正属于年轻一代的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