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尤其是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抑郁症、焦虑症乃至自伤等极端行为的出现有低龄化的趋势,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正在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关注这一社会问题的委员提案已经有多份,并成为教育、妇联等界别的热议焦点。
心理问题低龄化 需要提早干预
来自科协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五中教育集团校长王蕾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高发态势,且问题多样性、复杂化,主要表现有情绪失控、强迫行为、暴力攻击、自伤轻生、言行怪异、自我封闭不与老师同学交流等,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有严重心理问题、需就医的学生并不罕见。
来自教育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总园长朱敏委员提交的数据更令人忧虑:《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专项调查显示,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家庭矛盾(33%)、学业压力(26%)、师生矛盾(16%)、心理问题(10%)、情感纠纷(5%)、校园欺凌(4%)、其他问题(6%)。
朱敏委员表示,少年儿童缺乏对外来挫折与压力的对抗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加之社会上和家长中普遍存在“小孩子哪有什么心理问题”的观念,导致早期、轻症的心理问题诊出率较低。面对这样的局面,多位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提早干预,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让童年蒙灰,不把童年的问题留到成年后、严重了才想去解决。她的建议是将心理健康培训提前到学前阶段,让孩子尽早学着了解自己,学着面对挫折和压力。
学校应对力量不足 应加强培训+寻求外援
能够发现和介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是学校,二是家长。对于学校,多位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政协委员都认为,目前以学校为基础的预防或干预体系已经不足以应对。朱敏委员表示,目前学校一线教师心理培训不足,而且教学和日常工作压力已经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细致观察学生情绪、心理健康状态,也不可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王蕾委员也表示,有严重心理问题、社会功能受损的青少年,需要专业、长期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学校教师及心理教育工作者所能提供的心理支持主要针对发展性问题,无法提供相应的医学干预。她的建议,一是在教育系统内,组织相关专家和权威机构开展调研,针对现阶段本市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建立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客观评价系统,和标准、高效的干预体系;二是开展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技能和应对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技能,学会面对心理问题孩子家长的沟通技巧;三是建立学校和班主任教师面对有情绪、行为异常的学生时的科学处置程序,并就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休学、复学等学籍管理问题给予明确规定;四在教育系统内建立市区级的系统心理评估与干预的机制和团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帮助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估和转介,建立相应的转介通道。
来自医药卫生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三科主任李献云建议,从幼儿园到中学,对一些孩子的情绪化行为、异常行为不要轻易扣上“品德问题”的帽子,不把品德教育简单化,要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先把自己照顾好,才能对社会做贡献”的观念。由于心理问题易发于青春期,因此中学可以借鉴大学的做法:与医院合作,邀请专业心理咨询或精神科医生到校为学生提供巡诊及专业诊疗服务;从专业的心理健康社会机构引入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在学生入学时或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前提是要做到严格保密,并让学生敢于如实填写。
帮助孩子 家长要先学习
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干预能力,委员们普遍认为是不够的。“中国式家长的情感表达往往较为内敛,亲子之间缺乏融洽深入的沟通,而且相对于心理健康,家长往往更关注孩子的成绩,望子成龙式的施压容易产生亲子冲突,导致孩子情绪失控、压力巨大。”朱敏委员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引导家长重视子女心理健康,学习亲子沟通的知识和技巧;倡导家长每天与孩子有效沟通交流“一刻钟”,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愿意与家长分享成长的烦恼。
“对家长进行指导,让家长的心理更健康,才能让孩子不去钻牛角尖。”来自教育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密云区教委副主任刘彦红表示,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在关注孩子情绪、心理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疏导情绪的方法。社会各方要形成合力共同给家长“开课”。比如,完善家长学校课程,在家长学校中开展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类的课程,社区也应该开设类似的课程,当家长遇到孩子心理问题时,在家门口就能随时学到解决之法。
多位委员还建议,构建学校与家庭之间有真正意义的沟通机制,班主任家访制度要落到实处,保证每学期与家长面对面沟通一次;家庭或学校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心理波动要及时沟通联系,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档案管理机制,做好文档归档,记录学生问题、家校沟通方式、沟通内容、问题解决方式和解决成效等,并纳入学校检查考核范畴。
文/记者 雷嘉 武文娟